棟令,書於應天府,魯監國二年八月十六日。

朱弘棟將這份命令寫作三份,蓋上自己世子殿下的私章,就給三個人每人一份,立刻發了出去。

這時有信使跑進來,將一封信放在傅冠的桌子上。

接管了應天府等三府之後,朱弘棟手頭的事務快速增加,為了方便處理日常公務,朱弘棟乾脆在白虎節堂裡搞了一個辦公大廳,傅冠領著幾個不用外出的幕僚就坐在白虎節堂裡現場辦公,有什麼事情一抬頭就可以向朱弘棟請示。

傅冠拆開信稍微掃視幾眼,立刻高興地抬頭衝朱弘棟說道。

“殿下,對岸的江浦和六合已經傳檄而定。”

朱弘棟回身看了一下身後的大地圖,很快找到六合和江浦的位置,這兩個縣城歸屬於應天府管轄,只不過是在長江北岸。

“好訊息,讓這兩個縣的官員仍任原職,讓建設兵團進駐這兩個縣,把工作儘快展開來,同時要求這兩個縣的官員,儘快開展稅收改革。”

傅冠點點頭,立刻開始書寫公文,等書寫完成之後,交給朱弘棟蓋上他世子的私章,這份公文立刻交由門口等待的傳令親衛,傳遞給應天府衙門。

這份公文到了應天府知府張家玉手中之後,就會變成應天府的正式公文,下發下去。

傅冠一邊處理著手頭的事情,一邊像是聊天一樣順嘴說道。

“殿下,我發出去的書信有些距離近的州府已經有回信,比如常州府就有人表示擔心。”

“他們聽說世子殿下拷餉之事,表示生怕步其他人後塵,投降之後被拉過去拷餉。”

朱弘棟一邊看著手頭的檔案,一邊頭也沒抬的回道。

“讓他們不用擔心,本王當初拷餉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應天府這幫人帶頭投降,一槍不放一箭不發徹底葬送了弘光朝廷,完全沒有為人臣之忠心。”

“作為一國首都,鎮守首都的國家重臣居然寡廉賢恥到如此地步,簡直不當為人。”

“此事和他們無關,本王也不打算將拷餉擴大化,以後也不會繼續執行。”

傅冠暗自鬆了一口氣,像是講古一樣,說起了當初李闖王的事情。

“殿下,要說當初李自成也是犯了一個大錯,他當初就不應該拷餉。”

朱弘棟微微詫異的抬起頭來,不太確定傅冠這是純粹閒聊,還是藉機進諫。

傅冠抬頭看了朱弘棟一眼,繼續說道。

“當初的事情大家都看不清楚,但是兩年之後,回過頭來再想,李自成為什麼進了北京以後突然的敗亡,並且敗亡的速度如此之快,微臣也曾經仔細思考過此事,微臣認為其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就是在於李自成的拷餉。”

聽到傅冠娓娓道來,白虎節堂裡其他幾個幕僚也都放下手中的筆,將注意力集中過來,即便是白虎節堂裡負責辦差的親衛也都自覺的豎起了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