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後面的鄭和下西洋,也是標準的政治行為,而不是商業行為,完全可以認為是大明朝航海時代的餘暉。

不得不說朱元璋這個農民起家的開國君主,因為自身閱歷和經歷的限制,導致他身上存在嚴重的個人侷限性。

小農意識始終貫穿著他的統治思路,並且一直延續下去,造成整個大明朝,小農意識濃厚。

正因為朱元璋的身份和背景,導致大明朝一直在壓抑商業和工業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的衰敗實際上是從朱元璋開始的。

而與朱元璋爭天下的張士誠恰恰是商人起家,如果當初是張士誠得了天下,也許就有機會恢復宋朝的舊觀,讓中國沿著大航海的方向繼續走下去,最終開拓出一個由中國主導的大航海時代。

也許張士誠版本的大明朝,經過二百六十年的發展,早已經變成一個世界帝國,也許此時就不會出現後金入侵中原的情況了。

從某個角度看,朱元璋因為視野和眼光的侷限,早在二百六十年前,就已經為大明朝鎖定了一個內卷的結局。

一個內卷化的大明朝,註定是要以悲劇告終的。

所有向海外拓展的可能,都在大明朝這二百六十年中,被一代代大明朝的君主,逐個掐滅了。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朱元璋是一個思想相對保守頑固的皇帝,並且他將這種思想一直延續給子孫後代,貫穿了大明朝二百六十年的統治思路。

非常可惜的是,取代大明朝的清朝,是一個更加保守頑固的勢力,讓中國進入了全面衰退,發展停滯的狀態。

朱弘棟默默的走著,心中思考著這些事情,黃宗羲在他身邊陪著。

快要走進定淮門的時候,朱弘棟重新抬起頭來。

“太沖,有兩件事幫本王做了,第一幫本王尋找一個合適的水師將軍;第二儘快恢復龍江造船廠,即便是一時半會兒找不到能夠造海船的大匠,也先恢復製造內河戰船的生產能力。”

“應天府守著長江邊,不能沒有一支戰鬥力強大的水師守護。”

黃宗羲明白朱弘棟的想法,知道這涉及到應天府的生存和安全,趕忙鄭重的答應下來。

…………

朱弘棟回到兵營裡的白虎節堂時,傅冠早已在等著他,見朱弘棟走進來,趕緊站起身微微一拱手。

“殿下,按照您的吩咐,建設兵團、商業部、工業部已經組建完成,正在逐步接收抄沒的各個產業,同時接收原先各產業中的各級管事和掌櫃的。”

“目前正在重新梳理結構,更改契約,理順上下關係,相信要不了多久,三個部門就可以正式開始運轉。”

朱弘棟走到帥案後坐下,衝著傅冠和黃宗羲微微一壓手,示意兩人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