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忠誠的忠字,什麼是忠誠?就是王爺讓做什麼,就做什麼,吃王爺的飯,幫王爺做事,這輩子都效忠王爺。”

“忠臣不事二主,咱們都是王爺的臣子,以後咱們一輩子都是王爺的臣子,咱們要當忠臣,以後就只效忠王爺一個人... ...”

朱弘棟感覺胳膊被人碰了一下,轉頭望去,發現李富貴端過來兩個大碗,其中一個碗遞了過來。

朱弘棟接過那隻大碗,就站在營房窗外,呼嚕嚕吃了起來,在他旁邊,李富貴同樣吃的香甜,速度比朱弘棟還要快。

朱弘棟幾分鐘吃完,此時營房裡面,那個軍官還沒有將忠字講完。

李富貴接過碗筷收拾走,朱弘棟則揹著手,邊走邊看,向其他方向溜達過去。

朱弘棟在兵營裡轉了一圈,檢查了一遍整個兵營的警戒和巡邏情況,感覺沒發現什麼紕漏,看來新軍的各級軍官已經逐漸成熟起來,不再需要他耳提面命,每一件事情都要親自去抓。

朱弘棟還沒逛完,就見韓光興一臉成就感的跑了過來,他來到朱弘棟面前,興奮的喊道。

“王爺,奴婢把魏國公府徹底壓榨乾淨了,總共壓榨出來各類金銀珠寶,總計將近一千三百餘萬兩。”

“除此之外,魏國公府各類地產、宅院、產業加起來同樣可以折價一千餘萬兩。”

朱弘棟聽到這個數字感覺非常驚訝,,沒想到,南京這個魏國公居然如此富有,合起來家財將近兩千多萬兩。

不過想想也知道,這個數字並不誇張,魏國公幾乎是大明朝第一勳貴,只要不是謀反,其他的事情幾乎不會受到懲罰。

在這種情況下,魏國公府稱霸應天府二百多年,積攢出兩千多萬兩的家財,真的非常正常。

大明朝別看全國一年的稅賦加起來才兩千七百萬石糧食,五百萬兩白銀,看起來似乎很少。

但是大明朝屬於標準的民富國窮,民間的勳貴和士紳,佔據了整個天下絕大多數的財富,並且他們幾乎都不用交稅。

大明朝的商稅更是約等於無,甚至整個浙江一年的茶稅加起來只有二十多兩。

而浙江是產茶大省,不能說供應整個天下,至少也供應了整個天下三分之一的茶葉。

這麼龐大的茶葉產出,每年的交易金額絕對是天文數字,就是這麼龐大的商業領域,一年居然只收上來二十多兩的茶稅,可想而知浙江當地計程車紳和商家,肥到什麼程度。

其實利用宋朝的稅收數字比較一下就可以知道,大明朝的稅收落後到什麼程度。

南宋時期,僅僅憑藉半壁江山,就能夠實現每年一萬萬貫的稅收。

宋朝的一貫,與明朝的一兩白銀,價值大致相等。

而大明朝佔據了整個天下,稅收居然只有宋朝的四分之一,並且這還沒有計算生產力發展和人口增加的因素。

可想而知,大明朝的稅收多麼的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