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弘棟聽到這裡就基本明白了,魯王治下的浙東南五州,每年的總收入應該是七八十萬兩白銀,百萬石糧食,二三十萬布匹的水平。

這種經濟規模,確實已經不小了,應該支撐得起一支五萬大軍的消耗。

不過這只是理想狀態,相信憑藉魯王朝廷中這些舊官僚,用於內耗和各種腐敗的資金,恐怕就會佔到相當大的比例,確實能用到軍隊身上的,恐怕還是分到他手裡的這部分銀子居多。

想到這裡,朱弘棟對佔魯王的便宜,越發有種制止浪費的奇怪感受。

透過朱梅溪的介紹,朱弘棟對魯王治下的財政結構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想到浙東的三十二處鹽場,朱弘棟感覺,這個方面似乎可以做一做文章。

朱弘棟將此事暫時記下,準備等待合適的機會,想法將鹽業抓在手中。

走出堆滿粗鹽的倉庫,兩個人慢慢逛到武庫,武庫裡重新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槍炮盔甲。

朱弘棟非常好奇,因為金華府的工匠基本都已經被他網路在麾下,這麼多武器裝備打哪兒來的?

朱弘棟將這個問題提出來,朱梅溪立刻給出了答案。

“這些同樣是從其他四個州府調集過來的,世子需要嗎?如果需要儘可以拉走!”

朱梅溪對待武器裝備的態度就大方了很多,估計宋之普也是不在乎這些武器裝備,畢竟理論上來說,所有這些武器裝備都歸兵部管,和宋之普關係不大,所以慷他人之慨當然是無所謂了。

朱弘棟本來不想要,因為對他來說,軍械廠已經建立起來,已經可以生產先進好幾代的火槍火炮,完全沒必要用這些落後並且質量堪憂沒準什麼時候就會炸膛的東西。

不過朱弘棟想了想,金華城所有的軍隊已經掌握在他手中,這些軍械反正堆在這裡也是落灰,索性就全部拉住,沒準什麼時候還能廢物利用,最差最差,也可以當做生鐵直接回爐鍊鋼。

於是朱弘棟也沒猶豫,大手一揮,直接將武庫裡的所有東西全部打包帶走。

裡邊的槍炮刀槍八成是沒啥用了,但是裡面的各式盔甲倒是可以用上用。

朱弘動作磨著,現在鋼材先要可著火炮使用,回頭等火炮的數量補充起來以後,倒是可以考慮用鋼材製造一些盔甲、刀槍,質量肯定比手工作坊的鐵匠鋪出品要好得多。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至少一兩個月之內,恐怕完全騰不出來鋼產量,用來做這些雜事。

後勤營把府庫裡的錢糧物資川流不息的運往兵營,朱弘棟則跟著朱梅溪在府庫裡慢慢轉悠參觀。

此時府庫外面走來一行人,個個如同天上掉餡餅一般的興高采烈。

這一行人簇擁著為首的一個身著莽袍的年輕人,其中有人湊趣兒的說道。

“王爺,這次有了老王爺的支援,咱們也要練出一支戚家軍來,保證讓老王爺對於王爺刮目相看。”

為首那個身著蟒袍的年輕人,臉上帶著自矜而得意的微笑。

“戚爺爺本王可不敢比,那是咱們大明的軍神,本王要求不高,只要達到戚家軍一半的水平就行了。”

“王爺這是謙虛了,王爺天縱英才,以前只是沒機會,現在既然老王也給了機會,王爺一定會錐處囊中脫穎而出,成為咱大明朝的新一代軍神。”

一行人說說笑笑,來到府庫門前,就見川流不息的車隊,正在不停的把東西向外運。

那蟒袍年輕人心生疑惑,立刻對身邊的長隨一努嘴。

“去,問問怎麼回事兒!”

長隨立刻走上前去,抓來一個庫丁打聽具體什麼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