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朱弘棟跟著新軍一起訓練,尤其盯著偵察營和騎兵營,觀察和糾正這兩個營的訓練方法。

中午匆匆吃過午飯,朱弘棟立刻趕往軍械廠,來到軍械廠的時候,正看到南京軍器監的技術官員們在給那些孤兒上課,幫助孤兒們掃盲。

朱弘棟的出現,讓這些技術官員紛紛丟下手中的活聞訊趕來。

朱弘棟沒想到這些技術官員們上課的熱情居然這麼高,好像生怕漏了任何一節課一樣。

因為最近正在進行鑄造火炮和煉製鋼鐵的技術攻關,屬於朱弘棟最近幾天的講課內容,基本都偏向冶金。

這個課程內容受到技術官員們的極大歡迎,一下午的課程上完,仍然遲遲不肯上去,圍著朱弘棟爭奪答疑的機會。

等太陽開始下山,朱弘棟才算擺脫這群好學的技術官員。

看看天色,朱弘棟估計已經趕不上回兵營吃晚飯了,就在軍械廠蹭了一頓晚餐。

朱弘棟跟張天倫邊吃邊聊,順便聽張天倫介紹工作進展。

“王爺,我們砌了幾個你說的,帶熱交換室,帶反射室的那種平爐,後來都塌了。”

朱弘棟感覺有些奇怪。

“你們是實驗失敗了嗎?是我給的結構哪裡有問題?”

“王爺,不是有問題,是您給的這個結構真的有用,就是因為您給的這個,爐子的溫度太高了,直接把爐子燒塌了。”

朱弘棟恍然,看來爐子的結構沒問題,這說明他的記憶還是靠譜的,只不過搭建爐子的防火磚熔點太低,承受不了那麼高的溫度。

“你們的耐火磚實驗的怎麼樣了?”

“正在弄,已經差不多有眉目了,我們找到的其中一種叫白雲石的石頭,好像造出來的耐火磚比較抗燒,並且我們也在試驗一些鐵匠獨家秘方配置的坩堝,相信很快就能造出合格的平爐來。”

朱弘棟對此也插不上話,因為坐在他面前的張天倫,可以被認為是現在這個時代,這個世界上技術水平最高的工程師。

張天倫的團隊如果搞不定,那麼其他人搞定的機率也不大。

明末這個時代,雖然西方在追趕並超越東方,但是很多方面,東方仍然具備強大的技術優勢。

真正的全面落後,是在韃子統治時期。清朝的時候,各方面技術幾乎是全方位後退,而西方正在大步前進。

正是在這三百年間,雙方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王爺,我聽您課上講,用煤炭煉出來的焦炭,雖然可以有效提高爐溫,但是會帶來大量硫和磷的雜質,會給鋼鐵的效能帶來巨大破壞。而木炭熱值又不夠,很難實現太高的爐溫。”

“這裡邊就存在一個矛盾,咱們如果想練鋼,就必須要用焦炭,但是用了焦炭,鋼的質量就不好。”

“我就琢磨著,這個熱交換室不是可以有效提高爐溫嗎?那咱們用這種熱交換室,燒木炭的話,有沒有可能達到鍊鋼的溫度?”

朱弘棟聽了張天倫的話,第一反應就是下意識想否定,因為在他的印象中,後世的鍊鋼廠貌似用的都是焦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