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還是火繩槍階段,火藥就在眼前燃燒,確實有點反人類。

朱弘棟發現自己忽略了這個問題,有點兒想當然了,認為後世的就是最好的。

他再一次打量一下簡圖,靈機一動。

“我們可以把槍托拉長,讓射手既可以獲得比較好的瞄準角度,又能與火門有一個安全距離。”

“如此,倒也不是不行。”

張天倫仔細打量一下簡圖,隨後對其中一個匠官吩咐道。

“老四,你現在去做一個銃床出來,不用太精細,先做一個大樣就行。”

立刻有一個匠官離開正堂。

朱弘棟指著簡圖的火門位置,再次說道。

“能否將打火石安裝到這個位置,省去火繩,直接用火石打火。”

朱弘棟直接將燧發槍的原理講出來,想看看這些軍器監的大匠有沒有辦法幫助他實現燧發槍。

結果朱弘棟的話音剛落,張天倫立刻說道。

“王爺想要的估計是自來火銃吧?”

“嗯?”

朱弘棟又一次疑惑了?他發現自己是不是又漏掉了什麼關鍵資訊?

就聽張天倫解釋道。

“這自生火銃,是崇禎八年,南京戶部右侍郎畢懋康所造。”

朱弘棟恍然,他發現自己又小瞧古人了,原來在西方剛剛流行起來的燧發槍,明朝早有人已經發明出來了。

就在朱弘棟疑惑的目光中,張天倫轉進側房,很快拎出一支火槍出來。

張天倫將火槍遞給朱弘棟,自己在身邊幫助朱弘棟講解著。

朱弘棟仔細打量著手裡的這支火槍,他發現這已經與他在電影上見到的燧發槍基本一致了。

聽了張天倫的講解,朱弘棟驚訝地發現,這種自生火銃甚至可以在雨天使用,這個再次超乎了他的想象。

就好像這自來火銃,如果不是他剛好問到南京軍器監,恐怕都很難得知有這麼一個發明存在。

朱弘棟發現,此時的大明朝,處處埋藏著不為人知的寶藏。

可惜這些寶藏註定要和光同塵,被亂世掩蓋下去,無法綻放出屬於他們自己的光芒。

大明不是沒有好東西,不是技術真的落後,大明這麼龐大的人口和廣袤的土地,地大物博,野有遺珠,時不常就會冒出個不為人知的牛人來。

可惜大明有好東西,但是沒有采納和推廣這些東西的體系,經過腐化墮落官僚體系的過濾,啥好東西都會徹底變樣。

就在朱弘棟沉思的時候,前面被換做老四的匠官再次轉回來,手裡拎著一個已經安裝好的火槍。

這個火槍的槍托剛剛加工好,還有些粗糙,但是基本上已經把朱弘棟簡圖上表達的意圖充分實現出來了。

朱弘棟一臉欣喜的接過新式火槍,架在肩上四處瞄準一下,感覺這個新火槍已經完美的實現了他提出來的要求。

朱弘棟默算一下時間,發現對方加工出這麼一個槍托出來,總共也才用了半炷香時間,真的是非常厲害。

朱弘棟拿這個新的火槍遞給張天倫,用手指著新火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