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見對面一個紫袍眾臣率眾迎上前來,走到近前紛紛行禮參拜。

“臣,文華殿大學士,太子太傅,兵部尚書,朱大典,攜金華府一眾衙署,叩見魯王殿下,魯王殿下千歲千千歲!”

朱大典跪下參拜,他身後一眾官員紛紛跪拜,更後面靠近城門的地方,眾多鄉紳和百姓齊刷刷的跪倒,城牆上眾多兵丁也同時跪倒。

金華城東門外,山呼千歲之聲響徹金華江兩岸。

魯王腆胸疊肚,面前是跪伏在地的大片人群,遠處是金華江,更遠的地方山巒起伏疊嶂,蔚為壯觀。

山河壯麗,群臣低伏,魯王頓覺心胸開闊,豪氣自生。

張國維見魯王遲遲沒有反應,便走上前去,輕輕拽了拽魯王的衣袖。

魯王驚醒,連忙說道。

“平身!眾卿平身!”

“謝魯王殿下!”

魯王上前一步,緊緊抓住朱大典的手,溫聲說道。

“有勞延之久候,今次再見,延之風采依舊,望之令人心安。”

“得知紹興城陷,臣五內俱焚,恨不能提兵北上,如今見到殿下一切安好,讓臣快慰非常。”

兩個人在城門前執手寒暄,兩側數萬人眾靜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兩人身上。

寒暄片刻,魯王將身後的文武百官介紹給朱大典,朱大典同樣將金華府的主要官員引薦給魯王。

兩邊的眾多官員漸漸合流,簇擁著魯王向城內走去。

就在魯王身後,朱弘棟麾下計程車兵,一隊隊的湧入城門前的空地,逐漸匯聚成一個龐大的方陣。

方陣嚴整有序,眾多兵丁昂然肅立,嘹亮的軍歌遠遠傳來。

朱大典聽到歌聲,好奇的回頭張望,見到一個蔚為壯觀的軍陣,頓時心生好奇。

“不知此是哪位將軍麾下?”

問出這句話的同時,朱大典心生疑惑,因為他知道魯王是從紹興逃出來的,但是觀看眼前的軍陣,盔甲齊全,號令凜然,絲毫沒有敗軍之態。

魯王面有得色。

“此乃本王六子的遊戲之作,本王逃出紹興的時候身邊至於兩千多兵丁,就有叛將圖謀不軌,意欲劫持本王。”

“全賴弘棟殄滅叛亂,護佑本王安全。”

“弘棟每到一處,必招收兵丁,蒐集糧草,一路走來,就匯聚出如此大軍,延之老於軍伍,且試觀之,此軍如何?”

朱大典認真觀察軍陣,回稟道。

“臣觀此軍,佇列嚴整,令行禁止,萬人大軍絲毫不亂,主將頗有練兵之能。”

聽了朱大典的話,魯王笑得開懷。

朱大典雖是文臣,但在武事上頗有建樹,在崇禎朝就歷任兵部給事中,兵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山東右參政,山東巡撫,漕運總督,鳳陽巡撫等職。

當初孔有德叛亂就是朱大典帶人撲滅的,是文臣中少有的知兵之人。

如今朱弘棟得了朱大典一句‘頗有練兵之能’的評價,那就是真的有練兵之能。

魯王越發對自己這個突然冒起的兒子滿意起來。

“殿下,清兵悠忽可至,有此軍兵必對金華大有裨益,臣請閱兵,細觀此軍兵成色,也好心有定計。”

聽朱大典請求當場閱兵,魯王正為自家兒子高興,立刻答應下來。

“延之所言有理,請延之為本王細細查之。”

“遵旨!”

朱弘棟正在整肅隊伍,聽聞朱大典要閱兵,頓時一愣,隨即一喜。

別人不知道未來將要面對的嚴峻形勢,他可是一清二楚,藉著這個機會展示一下軍威,讓所有人見見自家的實力,給自信心衝下值,免得清軍來了到處是投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