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賀奇對照《俠客行》全文,不由得囧然,這等解釋,有些牽強附會了。不過賀奇自認自己中人之資,並非絕世天才。俠客島這數百人參悟不出來,他也不指望從文字中領悟什麼東西出來。

好在,賀奇有賀奇自己的辦法。

變天擊地大法!

有了催眠侍劍的經驗,他已經是輕車熟路,而這一次是要自我催眠,更加簡單。很快,賀奇便自我催眠完畢。

從這一刻起,賀奇變成了不識字的人。

他從第一間石室開始練起。

在他眼中,圖畫也好,文字也罷,都變成了圖形。

那是一把把長長短短的劍,有的劍尖朝上,有的向下,有的斜起欲飛,有的橫掠欲墮,賀奇一把劍一把劍的瞧將下來,瞧到第十二柄劍時,突然間右肩“巨骨穴”間一熱,有一股熱氣蠢蠢欲動,再看第十三柄劍時,熱氣順著經脈,到了“五里穴”中,再看第十四柄劍時,熱氣跟著到了“曲池穴”中。

熱氣越來越盛,從丹田中不斷湧將上來。

按照石壁上所繪劍形,內力便自行按著經脈執行,腹中熱氣緩緩散之於周身穴道,

當下自第一柄劍從頭看起,順著劍形而觀,心記憶體想,內力流動不息,如川之行。從第一柄劍看到第二十四柄時,內力也自“迎香穴”而至“商陽穴”執行了一週。

搞定之後,賀奇又趕到這第一圖中卻只一個青年書生,並無其他圖形。

看了片刻,覺得圖中人右袖揮出之勢甚是飄逸好看,不禁多看了一會,突然間只覺得右脅下“淵腋穴”上一動,一道熱線沿著“足少陽膽經”,向著“日月”、“京門”二穴行去。

他心中一喜,再細看圖形,見構成圖中人身上衣褶、面容、扇子的線條,一筆筆均有貫串之意,當下順著氣勢一路觀將下來,果然自己體內的內息也依照線路執行。

當下尋到了圖中筆法的源頭,依勢練了起來。

這圖形的筆法與世上書畫大不相同,筆劃順逆頗異常法,好在他從來沒學過寫字,自不知不論寫字畫圖,每一筆都該自上而下、自左而右,雖然勾挑是自上而下,曲撇是自右而左,然而均系斜行而非直筆。

這圖形中卻是自下而上、自右向左的直筆甚多,與書畫筆意往往截然相反,拗拙非凡。他可絲毫不以為怪,照樣習練。換作一個學寫過幾十天字的蒙童,便決計不會順著如此的筆路存想了。

圖中筆畫上下倒順,共有八十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