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太玄劍經(2)(第1/2頁)
章節報錯
舉目向石壁瞧去,只見壁上密密麻麻的刻滿了字,但見千百文字之中,有些筆劃宛然便是一把長劍,共有二三十把。
這些劍形或橫或直,或撇或捺,在識字之人眼中,只是一個字中的一筆,但知道這些字只是障眼法,真正隱藏其中的是筆畫的體態。
但如今他存了知見障,卻是修煉不成的。
稍微看了一陣,賀奇便離開了第二間石室。
信步走到第三座石室之中。
一踏進石室,便覺風聲勁急,卻是三個勁裝老者展開輕功,正在迅速異常的奔行。這三人奔得快極,只帶得滿室生風。三人腳下追逐奔跑,口中卻在不停說話,而語氣甚是平靜,足見內功修為都是甚高,竟不因疾馳而令呼吸急促。
只聽第一個老者道:“這一首‘俠客行’乃大詩人李白所作。但李白是詩仙,卻不是劍仙,何以短短一首二十四句的詩中,卻含有武學至理?”
第二人道:“創制這套武功的才是一位震古爍今、不可企及的武學大宗師。他老人家只是借用了李白這首詩,來抒寫他的神奇武功。咱們不可太鑽牛角尖,拘泥於李白這首‘俠客行’的詩意。”
第三人道:“紀兄之言雖極有理,但這句‘銀鞍照白馬’,若是離開了李白的詩意,便不可索解。”第一個老者道:“是啊。不但如此,我以為還得和第四室中那句‘颯沓如流星’連在一起,方為正解。解釋詩文固不可斷章取義,咱們研討武學,也不能斷章取義才是。”
只聽那第二個老者道:“你既自負於這兩句詩所悟比我為多,為何用到輕功之上,卻也不過爾爾,始終追我不上?”
第一個老者笑道:“難道你又追得我上了?”只見三人越奔越急,衣襟帶風,連成了一個圓圈,但三人相互間距離始終不變,顯是三人功力相若,誰也不能稍有超越。
賀奇看了一會,轉頭去看壁上所刻圖形,見畫的是一匹駿馬,昂首奔行,腳下雲氣瀰漫,便如是在天空飛行一般。
再細看馬足下的雲氣,只見一團團雲霧似乎在不斷向前推湧,直如意欲破壁飛出,他看得片刻,內息翻湧,不由自主的拔足便奔。
隨即賀奇強行壓下這種衝動,只是不存雜念,隨意觀摩牆上圖畫。過了許久,三個老者已經離去,另有四人手執長劍正模仿壁上飛馬的姿式,正在互相擊刺。
這四人出劍狠辣,口中都是念念有詞,誦讀石壁上的口訣註解。一人道:“銀光燦爛,鞍自平穩。”另一人道:“‘照’者居高而臨下,‘白’則皎潔而淵深。”又一人道:“天馬行空,瞬息萬里。”
第四人道:“李商隱文:‘手為天馬,心為國圖。’韻府:‘道家以手為天馬’,原來天馬是手,並非真的是馬。”
賀奇並不修行,只是隨意觀看,很快將二十四間石室瀏覽完畢。
“俠客行”一詩共二十四句,即有二十四間石室圖解。按照原著所說,那第五句“十步殺一人”,第十句“脫劍膝前橫”,第十七句“救趙揮金錘”,每一句都是一套劍法。
第六句“千里不留行”,第七句“事了拂衣去”,第八句“深藏身與名”,每一句都是一套輕身功夫;
第九句“閒過信陵飲”,第十四句“五嶽倒為輕”,第十六句“縱死俠骨香”,則各是一套拳掌之法。
第十三句“三杯吐言諾”,第十八句“意氣素霓生”,第二十句“喧赫大梁城”,則是吐納呼吸的內功。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