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生出山,輔佐我荊州。”和聰明的人就不要拐彎抹角,小心繞進去。劉琦開門見山說道。

“哈哈~你們有事要聊,我先行離去。”諸葛瑾說道準備離去。

“閣下是子瑜吧?聽聞子瑜足智多謀,忠義無雙,今日一見,確實不同凡響。”劉琦本來就是來招攬人才的,諸葛瑾在這裡,哪有不試著去招募的道理。

“公子認得我?”

“初次見面,但能與孔明下棋下那麼久的人沒有幾個,子瑜你便是其中一位。聽二人兄長相稱,斷定你就是子瑜。”

“公子心思縝密,我佩服”諸葛瑾說道。

“我斗膽請二位出山,輔佐荊州。”劉琦說道。

諸葛亮和諸葛瑾均感到莫名奇怪,想不明白著劉琦為何跑來請自己出山?

“公子,誰讓你來找我們的?”諸葛亮問。

“我自己要來。”

“我知道二位詫異,在你們心裡,我劉琦就是一個軟弱無能之輩,不是什麼名主,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二位有見過我無能嗎?”劉琦問道。

諸葛亮和諸葛瑾兩兄弟像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劉琦給他們帶來了太多的疑惑。

“為何要請我?”

“因為你聰明,能幫助我。”

“我來隆中有些時日,為何最近才來?”

“我才打聽到你們住址。”……

諸葛亮一問接一問的問向劉琦,劉琦則一一回答。

諸葛亮和諸葛瑾發現眼前的劉琦並不是傳聞那般愚昧,反倒是有幾明主之像。

“請問公子如何看當今天下?”諸葛瑾問道。

“當今天下大亂,奸臣當道賊寇四起,漢室名存實亡。我身為漢室一員,當竭盡所能匡扶漢室。”劉琦道。

“哈哈哈哈~恕我直言,公子其父劉表,怕是沒這宏圖壯志。”諸葛亮說道。

劉琦明白,父親確實是一個保守派,只想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日子。

“父親仁義,愛民如子,知道戰爭只會將百姓置於水火之中,他不忍心。”劉琦強行為父親辯解。

“我看是膽小無能吧?父如此,子能何?”諸葛亮道。

“此言差矣,高祖(劉邦)之父如何?高祖且能建立漢室大業,為何我不能匡扶漢室?”

這話讓諸葛亮和諸葛瑾震驚,劉琦這是將自己和漢高祖劉邦做比較。可見他的宏圖壯志。

作為智者,就應跟隨一個潛力很大的人。劉琦兩次親自拜訪,說明其誠懇,又是漢室之後,匡扶漢室名正言順。現在又看到他的遠大抱負。諸葛亮開始猶豫起來。

劉琦見諸葛亮陷入沉思,心裡明白他在猶豫,但自己把該說的都說了,只有靜靜的望著他。這位大智之人能否讓自己帶回去,答案即將到來。

屋裡靜了下來。

忽然一句話打破了安靜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