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諸葛孔明(第1/2頁)
章節報錯
荊州隆中,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篁交翠,人傑地靈,山清水秀。是個修心養性的聖地。怪不得諸葛亮選擇此地隱居。
劉琦王威兩人兩馬穿梭在青山綠林間,時快時慢,望著這世間美景,流連忘返。
諸葛亮的草堂坐落於一小山樹林裡,說是草堂,其實是雅名罷了,並非草木修建。
草堂內石桌上,兩人正坐著下棋,搖扇驅蚊,好不樂哉。
“聽說荊州劉表長子前些日來拜訪你,二弟有何感想?”發問的是青年男子,年齡大約23歲左右。
“荊州劉表胸無大志,任人唯親,蔡氏蒯氏兩家獨大,此等之人怎配做我主。”這次開口的是另一位十六歲左右的少年。這少年正是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
和他對話的便是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字子瑜。
“二弟,你可知劉琦為何來草堂拜訪你?”
諸葛亮搖了搖頭,他也不明白,劉琦這人身性軟弱,無智無謀怎麼會來請自己?難道背後有高人指點?
如是歷史上的劉琦,確實無智無謀,定不會來請一個才十六歲的黃毛小子,但此時的劉琦知曉三國曆史,已不在是那軟弱無能之人。
“今年你才十六,他能親自前來拜訪你,背後應該有高人指點。”諸葛瑾道。
諸葛亮點了點頭,望著棋盤之上道:“兄長再分心可要輸了。”隨後舉棋落子。
“哦?是為兄輸啦!”諸葛瑾笑道。隨後兩人大笑起來。
此時一位僕人進來說道:“主人,荊州劉琦求見。”
諸葛亮和諸葛瑾相互望了望,剛剛在聊這劉琦,結果人家就到了。
“請他進來。”
劉琦和王威進了草堂,看見諸葛亮和一位青年正下著棋。圍棋在二十一世紀基本沒什麼人下,劉琦對圍棋一竅不通,沒辦法,只能站在一旁看著這兩人下棋。
兩人舉手落子,下得不亦樂乎,完全不理會劉琦王威兩人。
劉琦心裡也知道,文人有文人的骨氣,智者有智者的傲慢。要說諸葛亮沒發現自己和王威二人,那是不可能的,兩個活生生的人站在旁邊,怎麼會沒發現。
劉琦也不吭聲,就站在那裡。他本就是來招募諸葛亮的,這樣正好可以展現自己的誠意。
一局棋足足下了一個時辰,最終以諸葛亮獲勝而告終。一個時辰,現代時間就是兩個小時,王威作為武將站了一個時辰還能挺住。劉琦可不一樣,他已經兩腳發麻、口乾舌燥,現在全憑毅力在那裡站著。
王威幾次想出言提醒諸葛亮,均被劉琦制止。他心裡明白,諸葛亮沒趕自己走,招募一事還有希望。如果自己唐突打斷他們下棋,可能就斷送了這一絲希望。
本以為這樣就結束了,但一局下完,二人準備下第二局,劉琦也是萬般無奈,只能莫不吭聲的站在那裡,他清楚在這節骨眼上,絕不能放棄。
只見諸葛亮下了兩步,突然轉向劉琦,指著旁邊的石凳說道:“劉公子,請坐。”
劉琦聽到後,先是一震,隨後萬分喜悅,但腳已經麻木,只能叫來王威扶著自己坐上石凳。
又是一個時辰,這局棋再次以諸葛亮的勝利告終。
“二弟呀,為兄不是你的對手。”
“兄長過謙了”
劉琦聽到兩人對話,便猜到了那位青年是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
劉琦回憶起歷史,諸葛瑾在三年後效力於孫吳。他胸懷寬廣,溫厚誠信,深受孫權信賴,出任過南郡太守,駐守公安。孫權稱帝后,出任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冊封宛陵侯。
諸葛瑾雖不及諸葛亮出名,但也是不可多得的能人異士。
“不知公子來我草堂,所謂何事?”諸葛亮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