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曆法之爭(中)(第2/3頁)
章節報錯
“好,那我們算一算天高地厚.”戈承科無奈,只好合上書道。
“天高地厚?”張順懷疑他陰陽怪氣自己,不過他沒有生氣。
所謂重差術,就是設立表杆,然後利用三角比例關係計算距離遠近、高低大小的方法。
比如張順當初制定的火炮射擊表就是用這種方法計算出來的,所以他才自信的說“這個朕學過了”。
想到此處,他不由笑著道:“還請監正繼續!”
說我不知天高地厚?我看你才是不知天高地厚!
“已知:日影一寸,地差千里。今知表杆八尺,請問日地距離幾何?”那監正戈承科也不客氣,直接開口問道。
“呃應該是八萬裡吧?”這是一個很簡單的等比例三角形,張順一下子得出了答案。
“今立表高八尺以望極,其句一丈三寸,由此觀之,則從周北至極下幾何?”戈承科聞言笑了笑,不由又開口問道。
這句話的意思是立八尺長的表杆遙望北極星,其投影長一丈三寸,求從北極點到北極星的距離。
“日影一寸,地差千里,那麼距離十萬三千里?”張順有幾分不確通道。
“然也,果然陛下天資縱橫,非常人所能比也!”那戈承科滿意的點了點頭,不由恭維道。
不是,你這坑爹呢?
張順聞言本來也頗為自矜,但是轉念一想,頓時發現了其中的謬誤之處。
北極星距離地球何止幾百光年不等,你算出來個十萬三千里,糊弄鬼呢?
想到這裡,他不由笑道:“此法雖好,奈何多有疏漏,吾恐以此算之,謬之千里矣!”
“陛下,此話何解?”戈承科聞言不由微微一笑,反問道。
“如此假設,須地坪如砥,光直如線,方可準確!”張順笑了。
老弟,你這假設都不對啊!
“原來陛下已經粗通天文,看來倒是微臣賣弄了!”那戈承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然後回答道。
“天圓地方,此乃昔日蓋天說是也,故而多有謬誤。”
“及至張衡,雲‘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於天內’,此乃渾天說是也。”
“及唐代僧一行‘則以南北日影較量,用勾股法算之’,遍及南北,始測得‘大率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而極差一度’。”
“又算得‘南北極相去八萬裡,其徑五萬裡’,始證地之薄厚矣!”
“等等,等等,你且等我算一算!”張順聽到這裡總覺得哪點有些不對。
前世有句詩,叫做“坐地日行八萬裡”,也就是說地球赤道周長應該是在八萬裡左右。
來到這一世這麼多年,張順大概也發覺了這個時代的一里和後世幾乎相差不大。
既然如此,那麼南北極之間的距離應該在四萬裡左右,怎麼會就成了八萬餘里?
待他取了紙筆,略作計算,卻發現若是“極差一度”,“大率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的話,那麼南北相去應該是十二萬餘里才是。
先不說推算準確與否的問題,光這一點僧一行就前後自相矛盾了。
推算到這裡,張順忍不住又望向戈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