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歸來(第1/2頁)
章節報錯
寧波府鎮海縣海外,一條商船正飄然入港。
在那條商船的船頭上,正站著一位少年。
他望著熟悉的岸邊熟悉的建築,不由感慨萬千道:“我,終於回來了!”
“東家,咱們須小心一些!”就在這時,有一個壯漢連忙提醒道。
“還用你說?我自曉得!”那少年笑了笑,然後下令道,“衣甲都藏好了吧?一會兒下船口風都給我把緊了,千萬別出了岔子。”
“是,曉得了!”那壯漢連忙應了。
不多時,一干人等只覺得腳下一震,商船卻是靠岸了。
那少年便領了七八個漢子,兩名女子,施施然下了船,頓時有幾個幫閒攔了上來,嘰裡呱啦一陣亂說。
“有懂官話的沒有?來個懂官話的!”為首那人皺了皺眉頭,不由開口問道。
原來這時節,只有頭面人物懂得官話,一般小人物只會方言。
那少年聽不懂當地的“鳥語”,是以有此問。
“聽這位少爺的口音,莫不是陝西人氏?”那人此話一出,半晌有個漢子遲疑著上前道。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那少年不由冷笑道。
他深知這年月陝西人的名聲不大好,一時間也不由警惕起來。
“這位少爺莫要激動!”不意那人卻笑道,“剛巧這幾日寧波府地界上,倒來了一夥兒秦人,位高權重。”
“若是有些勾連,巴結上去,倒是能發一筆橫財!”
“哦?此話怎講?”那少年聞言一愣,心道:我怎麼不知秦地有如此富商巨賈?
“這位少爺出海了幾個月,莫不是不知天下大勢?”那人聞言笑了,不由伸了伸手。
“看賞!”那少年倒也不惱,立即痛快的下令道。
“好好爽的少爺!”那人掂了掂到手的半吊錢,忍不住喜出望外道,“原來你卻不知,數月之前舜王帶領大軍南下,攻取了江浙之地,如今正在這寧波府中!”
“舜王殿下?”那少年聞言一愣,隨即大喜道,“不意天下竟有如此巧的事兒!”
“什麼,孫可望要見我?”張順懷疑自己聽錯了名字,不由又追問了一遍。
“嗯,就是那小子!”悟空點了點頭,笑道,“老孫眼睛須不瞎,不會看錯的!”
“他怎生到了這裡?”張順百思不得其解,連忙下令道,“著他趕快進來再說!”
“殿下,我回來了!”不多時,果然見一個頗為精明的少年三步並作兩步走了進來。
“你怎麼來了?快,快快坐下來歇息一下!”張順一看來人正是孫可望,不由欣喜道。
“殿下有所不知!”那孫可望斜欠著坐下了,開口就道,“這一次我抵達了朝鮮,然後沿著海岸去了釜山。”
“那釜山正在日本國正北,由此過海可抵博多港,然後我又由博多港轉道長崎,再由長崎漂洋過海到了寧波,這才遇到了殿下您!”
“哦?這麼說來,如果再折回登州,那便形成一條閉合的貿易航線?”張順聞言一愣,不由恍然大悟道。
“誰說不是呢!”孫可望不由附和了一句道,“先前我還以為這航線到了釜山,也就到了盡頭了,哪裡想得到到了日本,還能從寧波繞回來。”
“不過,從長崎到寧波,卻也有些不便之處。”
“每年三四五月為大汛,九十月為小汛,值此季節方可抵達中國。”
“哦?”張順聽了孫可望這話,突然反應過來,孫可望所說的這個不就是季風嗎?
“據我所知,從日本國至我國大致有三條航線。”孫可望又道,“一曰北線,走朝鮮西岸抵達登州;一曰中線,渡過重洋直抵寧波;一曰南線,走琉球轉道福建或廣州。”
“前面兩線我已盡知,唯有南線不曾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