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朱由崧之死(第2/2頁)
章節報錯
“是!”那高啟潛看了一眼孔貞運,這才低聲道,“曹變蛟三百里加急,聲稱聲稱‘太子爺’朱由崧已死”
“什麼!”高啟潛此話一出,頓時張順和孔貞運兩人大驚失色。
原來這朱由崧乃是朱常洵之子,當年洛陽陷落之際逃了出去,一直徘徊在鳳陽一帶。
直到楊嗣昌和東林黨沆瀣一氣,擁立“潞王”朱常淓,這才在韓如愈、周延儒的幫助下逃了出來,逃到了汝寧一帶,藉助太監盧友德、副總兵駱舉、馬爌二人之力,自立為帝。
只是如此以來,卻是大大的得罪了以潞王一系,故而雙方調兵遣將,當場就打了起來。
起初雙方實力幾乎相當,一時間打得難解難分,誰也奈何不了誰。
不過潞王一系佔據了富庶的南直隸一帶,不斷招兵買馬,實力愈發壯大。
而福王一系苟全與汝寧,糧餉皆不如人,只靠精兵悍將撐著。
就在這時,開封府為曹變蛟所破,周王朱恭枵攜吳甡、陳永福等人倉皇南逃。
那楊嗣昌聽聞了此事,連忙派遣錢謙益前去充當說客。
那錢謙益見了吳甡道:“周王雖賢,奈何血脈綿遠,非中國主。若殿下能夠去尊號,奉潞王為主,仍加封周王,駐守汝寧,統管舊部兵馬。”
那吳甡和陳永福正束手無策之際,連忙勸諫周王道:“如今開封已失,天下再無我等立足之地。”
“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陛下亦去尊號,待時機,以免務虛名而處實禍!”
那周王朱恭枵眼見手底下一文一武兩員大將都這般說辭,哪裡有奈何?
於是,周王自取尊號,奉“潞王”朱常淓為主,然後率兵南下夾擊唐王一系。
雙方苦戰多日,楊嗣昌佔得上風,不由長驅直入。
不曾想那馬爌埋伏在楊嗣昌必經之路,突然殺將出來,直殺得潞王一系大敗而歸。
原來這馬爌本是名將馬芳之孫,馬林之子,頗識兵法。
如今矬子裡面拔將軍,卻也成了其中的佼佼者。
那楊嗣昌無法,只得退了回來,從長計議。
就在這時,義軍張胖子奇襲登萊,奪取登萊水師,洪承疇、李自成南下又圍徐州,朱大典也不得不退了回來。
楊嗣昌這才想起這朱大典與那馬爌有舊,他不由讓朱大典書信一封,勸那馬爌。
那朱大典在信中言道:“朝中之事,本非將軍所能言之。然而事關天下,由不得我與你分辯一二。”
“如今這楊閣老乃朝中重臣,本官亦一方大員,皆服潞王為帝。”
“而那周延儒不過一介白身,老福王今從賊,小福王尚未即位。這名不正言不順,孰是孰非,還請閣下詳之!”
“若閣下果然能夠棄暗投明,不但晉公爵位,亦能鎮守一方,不亦快哉!”
那馬爌聽了砰然心道,不由暗地裡結交朱大典,時機一到,便裡應外合,攻打朱由崧。
朱由崧猝不及防,新晉公爵駱舉戰死,周延儒、盧友德連忙帶兵護著他乘船而逃。
不意早被楊嗣昌備了火箭,一時間萬箭俱發,竟被活活燒死在船上。
那周延儒、盧友德眼見楊嗣昌如此狠辣,頓時肝膽俱裂,連忙率殘部向南而逃,投靠唐王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