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洵的事兒差不多快結束了,張順的事兒卻剛剛開始。

當“正旦朝賀禮”取消的命令一下,一時間群議紛紛。

“殿下這是想幹什麼啊?”

“還能幹什麼,欲效操莽之故智耳!”

“這這是也不能連個面子功夫都不做了?”

“這天下人家都打下了大半,還要什麼面子!”

“不成,不成,我要去見見他,看他到底是什麼意思!”

“嗐,你這不是找死嗎?”

“來,叨叨叨,趁熱叨!”張順一邊大吃大喝,一邊勸道。

今晚是除夕夜,張順的婆娘們一個個都大展身手,每人做了兩樣拿手的好菜,足足湊齊了三大桌佳餚。

有李三娘親手蒸的雪花饅頭,有李香做的呂潭魚香,周玉鳳做的海棠梅花糕,王奇瑛做得烤羊排,唐雨柔做的三杯雞,等等不一而足。

“叨”即夾菜之意,那張順一高興,便飆出了河南口音。

不過這時代官話以“中州音”為正音,倒也沒人嘲笑他。

“殿下,妾身敬你一杯,祝您江山一統,國泰民安!”就在這時,李香款款走來,遞過來一杯酒道。

“好!”張順眼中含笑的看了她一眼,輕輕和她碰了碰杯子,然後舉杯一飲而盡。

切,狐狸精,偏生就你能!

眾人看得眼熱,心底卻不由暗罵不已。

“殿下,我也敬伱一個!”馬英娘心裡不痛快,不由遞過來一大杯。

“大過年的,開心點!”張順見她過來了,不由低聲提醒一句,然後一飲而盡。

“那那我做的菜好吃嗎?”馬英娘看了看桌子上只動了一點的“黃河大鯉魚”,忍不住開口問道。

“唔,好吃.”張順違心的回答道。

原來這鯉魚以孟津黃河段為上成,其餘皆不及它。

馬英孃的廚藝或許沒問題,但是用其他地方的鯉魚作為食材製作的美食,顯然沒有那麼美。

“哦,那殿下多吃點!”馬英娘連忙夾了一大塊,放在了他的盤子裡。

“呃”張順傻了眼。

“殿下,我也來敬你一個!”不意就在這時張鳳儀也走了過來。

“好,好,好”張順聞言如釋重負,然後扭臉望去,卻見一海碗美酒遞了過來,“呃這是不是有點多了?”

“男子漢大丈夫,當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豈可效小女兒模樣?”張鳳儀聞言卻振振有詞道。

原來這些日子,張順的辛苦眾女都看在眼裡疼在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