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凍土(第1/2頁)
章節報錯
“今天究竟挖多少了?”張三百安坐在大帳之中,開口問道。
“據報,除了東門不曾動工以外,北、西、南三面合在一起,不過裡許!”楊國柱彙報道。
“這麼慢!”張三百聞言大吃一驚。
原來義軍這一次所掘壕溝並不寬大,只是一條寬三尺深三尺的一條小壕溝。
挖掘這種壕溝的法子,就是一邊挖掘,一邊把挖掘出來的土在堆砌到壕溝邊上,堆砌成一條類似後世戰壕的防線。
這樣能夠以較少的人力,完成較為實用的工程。
待到這項工程完成以後,既可用繼續挖掘第二道、第三道,也可以在這壕溝前後依次設定營壘、炮臺、拒馬、陷馬坑等設施,逐漸形成一條複雜的防禦體系。
而單這初始的壕溝一項,依照張順曾經的試驗,一人一鍬,一日大約能挖掘三立方尺的泥土。
明代一里三百六十步,每步合五尺,共計一千八百尺。
那盛京瀋陽城周十里有奇,也就是說大概只需要六千人一日之功,便能完成挖掘環繞瀋陽的壕溝。
結果這一次義軍動用了一萬人,卻才堪堪完成十分之一的任務,這讓張三百如何不吃驚?
“這地方太冷了,連這土都給凍上了,實在是挖不動啊!”楊國柱聞言不由叫苦道。
原來這時節,遼東之地已成凍土。
莫說人工,就是用機械來挖,也是千難萬難。
“這也太慢了,若是這般挖下去,挖到哪年月才能把瀋陽圍住?”張三百眉頭緊鎖,一時間也是束手無策。
“將軍,末將倒是有個想法,就是不知道成不成。”就在這是,祖大壽猶豫了一下,不由開口道。
“哦?什麼辦法?”都到這個時候了,張三百也只能死馬當做活馬醫了。
“末將本是寧遠人氏,那裡雖然比不得瀋陽,一到冬天也是天寒地凍,難以挖掘。”祖大壽這才開口道。
“但是,有時候非挖不可,我們那裡的人就會採用兩個法子。”
“一個是在地面鋪上雜草、柴火等物點了,然後再撒上鋸末。等到鋸末被引燃,再覆上土,讓它只起煙,不起火,悶一個晚上,便能化開凍層。”
“另一個法子,則是燒一大鍋熱水,反覆澆灌凍土,大概用兩柱香時間,土壤便能鬆軟。”
“哦?”張三百聽到這裡心中一喜,便下令道,“這樣,先選兩隊士卒,把這兩個法子都試一下,看看哪個好使,就用哪個!”
“不,我覺得可以這樣,晚上用火,白天用水,這樣也不耽誤功夫!”不意祖大壽搖了搖頭,突然提議道。
“這這樣也行!”張三百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贊同的點了點頭。
用火化凍之法,需要時間較長,正好可以在夜間進行。
而用熱水之法,則可以在白天進行。
這樣既不會耽誤功夫,又能夠加快進度,何樂而不為呢?
隨著張三百一聲令下,挑選計程車卒就忙碌了起來。
營裡沒有鋸末,也只好拿木材湊合著用。
如此忙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張三百隻見營外出現了一條烏七八黑的道路出來,約莫有二里長短。
“怎麼樣,好使嗎?”張三百不由連忙走過去問道。
“將軍,你看!”有一個士卒拿出來鐵鍬,用腳一蹬,輕鬆的便陷入到泥土裡面,然後用力一挖便把那一鍬土壤挖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