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獵獵,海浪濤濤。

時值金秋十月,天氣已寒,但是大沽口外的海面上,這一日卻是熱鬧非凡。

“鼕鼕冬!”伴隨著隆隆的戰鼓聲,兩艘兩桅三礬的鳥船如同離弦的箭一般,正在乘風破浪,貼在海面上飛馳。

“太快了,這船太快了!”船上的水手和士卒,一邊忙著手中的活計,一邊迎著海風高呼。

原來這兩艘鳥船,雖然仍是鳥船形制,卻和一般的鳥船頗為不同。

它的整個船頭呈外飄狀,而這船頭的頂端卻是一個尖尖的尖角,整個船好像一支展翅翱翔的尖嘴海鳥一般。

而就在這兩支“海鳥”後面,被遠遠拋在後面的則是數艘大小相差無幾的蒼山船。

“哈哈,這一次還是我們跑得快!”雖然同樣是一型船,但是亦有高下之別。

其中帆上寫著一個大紅甲字的船,明顯要比寫了一個乙字的船快上了一些,已經超過了好幾個身位。

“奇哉怪哉,沒想到這船鼻還真有用!”天津造船廠廠長張子舟一臉不可思議的看著被拋在後面的鳥船道。

原來這兩艘新型鳥船都是天津造船廠新造的實驗船,兩者之間的唯一區別就是一個安裝了“船鼻子”,一個沒有安裝。

這所謂的“船鼻子”,其實就是張順前世所說的球鼻艏,像撞角一般安裝在船頭的水下部分。

剛開始安裝了這玩意兒以後,其實效果並不好。

既不能改善船隻的航速,又不利於船隻的停靠。

不過,隨著多番調整以後,漸漸的張子舟便發現了特定形狀的“船鼻子”能夠提升一定的航速。

鳥船作為這個時代新出現的成熟船型,本就航行速度很快。

結果按照張順的設想,把船艏由“內扣”,改為“外飄”以後,船速又提升了不少。

如今再加上“船鼻子”,這艘船簡直如飛一般。

想到這裡,張子舟不由下令道:“這次試驗算是成了,等咱們回去以後,把剛造好的其他六艘鳥船一併按上‘船鼻子’!”

“這感情好,只是這鳥船改得它媽都不一定認識了,難道還要叫鳥船不成?”左右聞言皆笑道。

“這倒也是,你們都有什麼好的想法?”張子舟聞言一樂,不由開口追問道。

頓時有說叫“尖嘴鳥”道,有說叫“飛箭”道,一時間各種稱呼,不一而足。

而就在眾人紛紛獻計獻策之際,突然有個人開口道:“此船由殿下而起,何不請殿下命名?”

那張子舟聞言一愣,隨即不由恍然大悟道:“我怎生忘了這個,竟是傻了!”

而就在眾人說笑之際,突然桅杆道瞭望手突然喊道:“前面有船!”

“可是我軍水師返還?”張子舟不以為意的問了一句道。

“來船近百艘!”不意那瞭望手又大聲提醒道。

張子舟聞言一愣,頓時渾身如墜冰窟。

除了小船以外,義軍攏共才二三十艘,哪裡有近百艘戰船可用,這定是敵軍水師無疑。

“怎麼辦,廠長?”眾人聞言都嚇了一跳,紛紛叫嚷道。

“其他船隻暫且稍退,並把其他六艘鳥船一併調來迎敵。”張子舟猶豫了一下,不由開口道。

“我們先率領這兩艘鳥船,前去周旋。”

“這......這未免也太冒險了!”左右一聽,不由大驚失色。

只有兩艘戰船,就敢迎戰人家百餘艘戰船,你確信這不是在找死?

“不用怕,這船由本官親自督造而成,我心中自有成算。”張子舟聞言不由自通道。

“那......那好吧!”左右見張子舟也在船上,膽敢如此下令,想必有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