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苦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報,吳小將軍被韃子圍困在羊腸河對岸!”就在祖大壽帶領一干遼東兵在後面緩慢前行的時候,很快就有士卒折回來彙報道。
“長伯怎麼這麼不小心吶!”祖大壽皺了皺眉頭,萬萬沒有想到吳三桂會被人抓住了尾巴。
若是別個,被人抓住也就抓住了,他活該,他倒黴,賣了他祖大壽連眉頭都不會皺一下。
但是,吳三桂不同。
他不僅僅是祖大壽的外甥,更是他祖大壽選定的接班人,遼東將門新一屆頂樑柱。
於公於私,祖大壽官至極品,已經做到了武將的天花板。
要想更進一步,要麼效法趙匡胤,要麼成為從龍之臣。
然而,對於祖大壽來說,哪一條道都走不通。
物極必反,對於早已經聽調不聽宣的祖大壽來說,無論紫禁城內坐的是朱由檢,還是朱常洵,抑或是張順,沒有任何區別。
無論哪一朝哪一帝,肯定容不下他們祖家繼續掌控遼東。
那祖大壽對此心知肚明,故而早早就做好了計較。
首先,祖家必須退居二線,不能掌權。
其次,接班之人必須和祖家有一定的利害關係,以免被人秋後算賬。
選來選去,最終祖大壽選中了同是遼西望族出身的外甥吳三桂。
如今的祖大壽已經年近六十,而吳三桂才不過二十五六。
如果不出意外,在祖大壽和吳襄的幫助下,吳三桂很快就能夠嶄露頭角,成為遼西將門中的領軍人物。
然而,這一次吳三桂被困,完全打亂了祖大壽的計劃。
快,太快了!
如今義軍已經佔據了整個北方,而祖大壽又年事已高,如果他捨棄吳三桂,重新挑選接班人,恐怕張順根本不會給他這個時間。
短短四年功夫,張順便由一介白衣成為了一方之尊。
而四年功夫對吳三桂來說,才不過從一個小小的遊擊擢升為參將。
若是一切重來,恐怕祖大壽再也沒有那個精力和時間。
想到此處,祖大壽不由下令道:“全軍聽命,即刻出發,全力營救吳三桂!”
“著人儘快回報張將軍,就說我軍抓住了韃子的尾巴,惹急了韃子,如今正被韃子圍攻,請求支援。”
原來這祖大壽也自有一番計較,雖然後金兵多,又圍了吳三桂,自己手底下也只有一萬兵馬,但是並不是沒有機會。
多鐸這一次為了儘可能殺傷義軍,故意避開容易設伏的山地,而在利於騎兵馳騁的平原發動了襲擊。
這固然會因為河流的阻攔,讓義軍的追擊部隊難以逃脫,但是同時也意味著一旦排除了河流的阻礙,義軍便能夠藉助蛇山的地形進行防守。
這樣的地形能夠保證自己在營救吳三桂的同時,不會把自己搭進去。
祖大壽計議已定,隨著一聲令下,頓時萬餘遼東精銳迅速的向蛇山開進。
而就在祖大壽全力進軍之際,吳三桂正在羊腸河東岸廝殺。
如今的吳三桂血氣方剛、年輕氣盛,胸中有一股好心氣兒,也是一位大好五為少年。
想當年一十八歲,率領而是家丁衝陣救父,也獲得了“勇冠三軍,孝聞九邊”的美譽。
如今驟然遇襲,絲毫不懼,反倒笑著對桑昂、那木氣二人道:“建虜騎兵雖眾,卻不如我遼東精矣。今我千人,卻也要虎口捋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