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他們趕繒船前面的,正是那艘由封舟改造而成的五桅戰艦。

只是時間緊,任務重,這艘戰船上初步改裝完成,只是一百零八門火炮還未齊備,如今只配備了六十多門火炮。

但是,就這六十多門火炮,已經足以讓它在這一片海域橫行。

伴隨它左右保駕護航的正是一艘福船和三艘海滄船、五艘蒼山船以及其他輜重船、運輸船、探船、火船等輔助船隻十餘艘。

別看這隻船隊的船隻並不多,差不多也算是義軍水師的大半家底。

這一次張順一口氣拿出來這麼多家底出來,自然不是讓他們休閒旅遊的,而是要完成一個大的戰略動作。

“來了,來了!”就在眾人百無聊賴之際,突然遠遠望見北面的陸地出現在地平線上。

而且在地平線上出現的還不止這一片陸地,更有十多艘船隻飛快的向義軍方向靠近。

“來了!”趙鯉子心中暗道了一句,只是這種坐在船上的無力感,讓他打心裡有點不安。

然而,就在趙鯉子心神不寧之際,有一個人卻興奮了起來。

他就是站在“封舟戰列艦”上的天津總兵兼水師提督趙良棟。

實話實話,當了半輩子的兵,他還是第一次見過如此巨大的戰艦,更不用說還能乘坐著這艘鉅艦指揮作戰。

“提督,韃子的水師迎上來了!”副官連忙向趙良棟回報道。

“讓探船、哨船先攔上去,讓福船、海滄和蒼山接敵,咱們準備遠端炮擊!”趙良棟有條不紊的下達著命令道。

“下官領命!”隨著趙良棟一聲令下,傳令官連忙透過旗幟把軍令傳達了出去,一隻只戰船如同海鳥、魚群一般有條不紊的展開了作戰陣型。

這個時代的水戰陣型,來源於陸戰,故而依舊是以“座船”為核心展開,將大小船隻組成一個“疊陣”。

這趙良棟作為傳統水師將領,依舊採取的是老一套辦法。

那張順固然知曉前世所謂的“戰列線戰術”和“搶佔t字橫頭戰術“,奈何他對水戰並不十分了解,並不確定這些戰術適合不適合這個時代,故而倒沒有強制要求水師執行和訓練。

雖然說義軍的水師並沒有什麼革命性的變化,但是相對於更為粗糙的後金水師來說,卻是一個龐然大物。

原來這後金本無海上水師,直到孔有德、耿仲明二人判明投金,這才帶來了騙來的天津水師的船隻。

只是這兩人本來就不是水師出身,麾下又無專業人員管理維護,故而這兩年就連這點家底也被他們敗壞的差不多了。

而今,“三順王”死的死,降的降,身為“三順王”一系的水師更是處於無人看管狀態。

如今也只有幾艘破爛的海滄船、蒼山船,其他都是一些小船、漁船和運輸船。

所以,當他們看到義軍的“巨舶大艦”以後,第一反應就是棄船而逃。

奈何後金軍法森嚴,一旦逃跑,一家老小均遭處罰。

故而,這一番天人交戰之後,這幾條船的哨官這才硬著頭皮,催促著士卒迎了上來。

“你們是......”雙方剛一靠近,那哨官忍不開口問詢道。

“轟,轟,轟!”迎接他的卻是一陣密集的火炮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