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水深(第1/2頁)
章節報錯
“急報,急報!左柱國朱燮元、宣大總督張鳳翼、大同巡撫葉廷桂、宣府兼昌平巡撫張維世、大同總兵王世仁、宣府總兵李國樑及昌平總兵巢丕昌有令,攜大同鎮、宣府鎮及昌平鎮三鎮人馬城池,奉天昌義歸順舜王。”
“啊?我們這就從賊了?奸臣,奸臣,全特麼都是奸臣!”隨著葉廷桂等人派遣的信使手持露布,沿途喧嚷,一時間鬧得人盡皆知,群議紛紛。
然而這些議論聲還沒有停止,又有一群騎士疾馳而來。
這些騎士個個手持鑼鼓,一陣喧囂,然後大聲叫嚷道:“謹遵舜王號令,敕封左柱國朱燮元為金王,宣大總督張鳳翼為遼王,大同巡撫葉廷桂為鎮朔王,宣府兼昌平巡撫張維世為鎮代王,大同總兵王世仁、宣府總兵李國樑及昌平總兵巢丕昌為公爵。”
“諸副總兵、兵備副使皆封侯爵,參將及參將以上皆封伯爵,士卒月餉實發米糧一石,欽此!”
“你們聽聽,你們聽聽,都是些什麼人吶!”早有人痛心疾首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這些人往日間一個個高談闊論,一旦賊來......”
那些人正群情激奮,口誅筆伐,結果剛嚷嚷了一半,卻聽到“士卒月餉,實發米糧一石”一句,頓時如同正在打鳴的公雞被扼住喉嚨一般,半晌說不出話來。
“哈......哈哈,這朱少師、張督師、葉撫軍和張撫軍一干人,雖然德性有虧,其實也情有可原吶!”
“啊,對對對,就是情有可原!”
“情有可原!”
......
開什麼玩笑,朱燮元一干人等加官進爵與他們這些丘八何涉?
但是“士卒月餉,實發米糧一石”,這對幾乎大多數家裡丁壯參軍的宣大兩鎮來說,卻是實打實的利益。
大明月餉四五錢銀子,還要被吃空餉、喝兵血,拖欠糧餉,每月所領銀子不過粟米一二十斤而已,如何比得上義軍“月餉米糧一石”?
什麼忠君愛國,什麼“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這些話聽一聽就算了,誰還能當真不成?
然而,就在這一夥騎兵疾馳而去不久,又有一隊騎兵又疾馳而來。
不過,這一波人倒沒有再宣揚什麼,反倒示警道:“東虜入侵,禁閉門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謹守城池營寨,以免家破人亡!”
“遼東苦寒,吃喝俱無。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見衣奪衣,見人掠人。男作奴隸,女作娼婦,稚子作羹,老做薪柴!”
“千萬避之,勿留衣糧。待些時日,義軍將至。驅逐韃虜,還看舜王!”
“哎呀,狗達子又要來了嗎?快跑快跑!”眾人本來正在那裡看熱鬧,聽了這番話頓時慌亂了起來,紛紛往家中跑去。
這宣大兩鎮,地處邊塞前沿,直面蒙古土默特、插漢兒等部,常受騷擾。
故而除了部分州縣以外,幾乎處處都是衛所和堡壘,人人都掌握了一定的軍事技術。
一旦聽到示警,自然收拾了城外店鋪作坊,紛紛躲回衛所、城堡,組織起來進行警戒防禦。
好傢伙,經過宋獻策這麼一折騰,頓時整個宣大兩鎮都熱鬧了起來。
那猩州距離大同不過五百里腳程,只用了兩三日功夫,這“訊息”便傳到了大同鎮守太監劉文忠耳中。
“這朱燮元、張鳳翼等人想幹什麼!”那劉文忠聞言不由又驚又怒道,“一個個寡廉鮮恥,深負皇恩,公然投賊,真是該殺!”
“中使,當務之急理當急招兵馬入衛,謹防大同陽和為賊所得!”分守冀北道朱家仕連忙上前諫言道。
好看的言情
原來這大同城被為巡撫、總兵及鎮守太監駐地,督撫總兵標營亦駐紮附近。
只是宣大總督張鳳翼、大同巡撫葉廷桂及總兵王世仁率領主力南下以後,大同城及其附近空虛。
除了守城人馬以外,竟是無兵無將,形勢頗為危險。
而大同城內,除了欽差鎮守大同地方太監劉文忠以外,竟然只有分守冀北兼管大同東西二路副使朱家仕一人可以主持軍務,你讓他如何不急?
“對,對,對,朱副使所言甚是,當即刻調集人馬,死守大同待援!”本來驚慌失措的劉文忠聞言不由反應過來,連忙下令道。
“命懷仁、應州、渾源州及鎮河堡四地守備即刻帶領人馬入衛,不得有誤!”
這四處皆位於大同周圍,乃是拱衛大同城的要地,奈何如今形勢危及,野戰精銳又被張鳳翼、葉廷桂和王世仁三人抽調一空,劉文忠萬般無奈之下,也只得如此了。
“唉!”分守冀北副使朱家仕聞言不由嘆了口氣,只得領命退去。
你道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