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範氏(第1/2頁)
章節報錯
“肖山,你怎麼回來了?”阿濟格安坐在介休衙門之中,開口向坐下下首的年輕人問道。
此時此刻,介休衙門裡血跡尚未乾涸,仍然充斥著濃郁的血腥味。
不過,那年輕人“肖山”絲毫不在意,反倒點頭哈腰道:“聽聞主子位臨奴才家鄉,奴才哪敢怠慢?”
“早讓哥哥暫且管起張家口事務,奴才自個快馬加鞭返回了祖籍。”
“好奴才!”阿濟格聞言不由滿意的點了點頭,不由讚了一句,然後才開口問道,
“對了,附近軍情如何?”
那“肖山”得了阿濟格的誇讚,頓時喜不自勝,連忙彙報道:“奴才聽聞‘順賊’勐攻汾州府不下,是以調集了大軍,這附近的孝義、平遙、祁縣和靈石皆有人駐守。”
“約莫有多少人?”阿濟格聞言一愣,怎麼這和他想象的“腹地空虛”完全不一樣啊。
“先前‘順賊’勐攻汾州府之時,號稱兩萬人馬。後來又多有調動,有進有出,一時間不能盡得其祥。以奴才愚見,差不多當在兩萬人左右!”那“肖山”連忙應道。
原來這“肖山”不是別人,正是和後金貿易的八大晉商之首範永鬥。
和大多數想象的不同,如此奸商卻並非一位老奸巨猾的老者,反而是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這真是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兩萬人?”阿濟格聞言皺了皺眉頭,不由扭頭向額附揚古利道,“如此,還須儘快拿下靈石、霍州,打進平陽府才是正經。”
雖然說若是野戰,即便“順賊”有兩萬人馬,阿濟格也未必懼他。
只是如今自己率大軍深入敵人腹地,自然擔心被人纏住,然後調集大軍來剿。
那揚古利聞言也不由贊同的點了點頭,應道:“郡王所言甚是!”
“只是尚有一事,還需麻煩這位範義士解決,不然禍事近矣。”
“不知是何事?”不等阿濟格開口,那範永鬥不由主動開口問詢道。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軍遠道而來,又棄了糧草輜重倍道兼行,如今軍中糧草不足,為之奈何?”揚古利開口笑道。
“這”那範永鬥聞言不由沉吟起來。
這兩萬人所需糧草自然不是少數,要不然也不會出現太原以北被後金幾乎劫掠殆盡,不得已棄營而走,深入義軍腹裡之事。
單憑介休一縣,即便是挖地三尺,恐怕也供養不起後金的兩萬大軍。
“其實.其實奴才倒有個法子,只是太過缺德”範永鬥猶豫了一下,不由開口說道。
“缺德?”還未等範永鬥把話說完,阿濟格不由面帶譏諷道,“勾連異族,出賣同胞,世上還有比這更缺德的事兒嗎?”
“營商之道,首重為忠,其次曰誠。”不意那範永鬥卻正色道,“忠者,非家國天下也,乃衣食父母耳。”
“大清國待我甚厚,非粉身碎骨亦不能報之十之一二,豈可以種類別也?”
“信者,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譬如我應了汗王,開城迎接大清兵,哪怕千里迢迢、身死族滅,豈可改耶?”
那阿濟格聞言一愣,頓時肅然起敬,連忙向範永鬥致歉道:“是本王失言,還請肖山見諒!”
英武郡王阿濟格雖然性子粗獷、魯莽,但卻也不是傻子。
他當然知曉如此吃裡扒外的狗奴才,世間少有,天下難尋。
豈可因為兩人口舌之爭,反涼了他的耿耿“忠心”?
那範永鬥眼見“主子”待自己甚厚,不由感激涕零,早把僅剩的半分良心拋之腦後,連忙回拜道:“千錯萬錯,全是奴才的錯,豈敢讓主子致歉?”
“奴才的辦法倒也簡單,這介休縣多商賈之人,其中大靳村王家、南靳屯冀家和北賈村侯家不下於奴才,家財萬貫。”
“郡王要是能得其相助,不啻於得千軍萬馬,何憂糧餉不足?”
“好!”阿濟格聞言不由喝了一聲,撫掌道,“如此便煩勞額附帶領三千人,攻打靈石;著牛錄額真滿達爾漢帶領五百人前去籌措糧草。”
“其他人且於本王自此歇息一晚,明天一早便去會一會那‘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