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張順自稱「擎天柱」,在山西流竄之際就曾裝備了繳獲的此炮,作為火力補充。

然而,除了這一款經典款的「大神銃」以外,葉夢熊還設計了包括前面鍛造「滅虜炮」在內的一系列鍛造火炮。

其中地字神銃,重二百斤,長達三尺二,能夠發射三斤合口彈,頗有威力,故而張順有選中此炮一作為山地作戰的主要火力。

說到這裡,不得不再提一句,張順對葉夢熊創制的各自「神銃」越瞭解,越對其的敬仰滔滔不絕。

你道為何?

原來張順越深入瞭解明軍原有的野戰炮體系,越覺得明軍的火力打擊體系頗為完善。

其改革的主要方向不應該放在紅夷大炮和西洋戰法的全面引進,而在於對舊有體系的梳理和改進上。

比如舊有的「大神銃」、「神銃」等火炮,不應該用鑄造的大量紅夷大炮替代,而應該用先進的「紅夷形制」改進舊有的鍛造火炮。

其實仔細想來,張順所做的也不過是用更科學、更合理的火炮形制代替舊有的「大神銃」、「神銃」等火炮。

而代替的成果自然就是威力更大,機動性更好的野戰炮和黃金炮。

這兩型火炮都透過更科學的設計,在總重量控制在千斤的情況下,口徑變的更大了,火力也變得更強了,這才是義軍克敵制勝的關鍵。

閒話休提,話說張順剛剛選好了地字神銃和滅虜炮兩型火炮以後,率先將它們裝備在舊式編制的明軍軍中,替換掉了原來原本五花八門的火炮。

而如今官撫民麾下有五千舊式編制士卒,張順便為其配備了地字神銃二十門,滅虜炮、弗朗機一百門門作為打擊火力。

這官撫民當官這麼多年,哪裡這麼「富裕」過?

以前手底下都是有啥用啥,雖然火炮眾多,但是大多數都是虎蹲炮以及各自小型弗朗機,用來打一打***還行,若是用來對付東虜,那隻能上前肉搏拼命了。

「將軍,你看!」就在官撫民沉思之際,突然有人提醒道。

「哦?」那官撫民聞言抬頭一看卻是一座山頭。

這山頭坡度教緩,剛好又是靠近後金陣前位置,若能能夠佔據此處,便能憑高視下,佔據優勢。

「走,衝上去!」官撫民好歹是一員宿將,如何不瞭解此地的重要性,不由當機立斷道。

「好嘞!」左右聽了,連忙領了軍令,快馬加鞭向那山頭趕去。

「將軍,這……這拉火炮的車推不上去!」而就在這時,官撫民麾下的炮手不由一臉為難道。

「推不上去?」官撫民看了看,不由立即下令道,「大號的抬到馬背上,馱上去。小號的一人扛一個,輪換扛上去!」

「喏!」那些炮手聞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頓時無話可說。

雖然說這些炮有些沉,不過九十五斤的滅虜炮他們也能輕鬆抗起來。

至於重達二百斤的地字神銃,兩三個人用力,也能抬起來抬到馬背上。

於是就這樣,眾人使出來吃奶的力氣,又把這些經過張順精挑細選的火炮帶了上去。

而就在這時,後金硬中的將領也發現了這一處高地。

「怎麼辦,主子?」

「還能怎麼辦,趕快上去!」

「那……那火炮太沉,推不上去了!」

「把中位炮和小型弗朗機帶上,其他大將軍、二將軍姑且扔下吧,反正對面「順賊」也帶不上去!」那將領隨意的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