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二天炮營總兵李十安終於攜帶四十門“擎天大將軍炮”趕到宣府以後,張順最終下達了向後金髮起最終決戰的決心。

是的,現在對義軍來說未必是最好的時候。

如果能夠像明軍一樣,根據後金在關內無立足之地的的情況,堅城清野,自然是十拿九穩。

但是對於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全部部署的張順來說,與其等待後金準備周全,不如先發制人。

嶽聖帝君嶽武穆所謂“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即為如此。

打仗這種事,沒有人能十拿九穩。

作為一名優秀的戰略家、軍事家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不斷提升自己一方的勝率,壓低敵方的勝率。

然後,再把一切託付於指揮家,讓其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表演。

幸甚,張順本就是一國之主,執掌三軍,無論是義軍戰略的制定、策劃還是實施,都是由他本人一手操辦。

如今他又理所當然的是這一支隊伍的最高指揮官,不會有任何掣肘和不便之處。

萬事俱備,第二天一早,張順便向李自成、張胖子和李述孔三人下達了出擊的命令。

究竟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戰,但十萬人的行軍列陣便是一場浩大的工程。

張順不可能像玩遊戲一般,用滑鼠一圈一點,就抵達了對方城下。

故而出陣之初,張順需要“遠斥候”,遮蔽戰場。

但是,鑑於後金全軍都有戰馬,普通的斥候已經無法完成遮蔽戰場之事,故而張順一出手就派遣出了三營騎兵。

這也是當初為何蔚州軍情緊急的情況下,張順不肯放手李自成、張胖子兩營人馬的重要原因。

好鋼要用到刀刃上,好兵要用到關鍵時刻。

隨著那張順一聲令下,那李自成不由精神為之一振,率先興奮了起來。

話說三人剛出了巡撫府,張胖子不由奇怪道:“往日我見你是個悶葫蘆,今日怎麼這般精神?”

那李自成聞言一愣,不由搖了搖頭道:“胖子,你有所不知。”

“自舜王用兵以來,你見過那一次他先把手裡最重要的騎兵先撒出去的?”

“那……那你的意思是?”張胖子仔細想了想還真是。

原來由於義軍手裡戰馬奇缺,所以張順歷次指揮作戰,除了派遣斥候以外,都是習慣先依靠步兵、火炮打擊敵人,待到到關鍵時刻才捨得放出騎兵制勝或擴大戰果,似今日這般,還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

“那……那你的意思是?”張胖子不由遲疑了一下,這才開口問道。

“大戰將起,一戰定乾坤!”李自成壓低了聲音,用萬分肯定的語氣回答道。

好個李自成,雖然用兵水平不如張順,但是在這關鍵時刻終於領悟出來了張順的意圖。

“啊?好,那敢情好!”這下子張胖子和李述孔都不由欣喜了起來。

或許他們沒有張順的本事,沒有那李自成的眼光,但是自從義軍東征以來,張順準備的這一樁樁、一件件他們都看在了眼裡,心裡自然也產生了一股理所當然的自信。

足食足兵,從蒲州開始至宣府為止。

一路上千裡迢迢建立的糧餉運輸系統;一路上建立的層層守備系統;還有一路上建立的地方治理和徵稅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