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古西羌地。秦隴西郡地,漢屬金城郡,後漢、魏、晉因之。

隋初,因其治所在蘭泉縣,遂更名蘭州。

其後雖有反覆,最終還是定名為蘭州。

蘭州控河為險,隔閡羌戎。自漢以來,河西雄郡,金城為最。

隋、唐盛時,馳逐河湟,未嘗不以蘭州為關要。及廣德以後,蘭州沒於吐蕃,而西涼不復為王土。

宋人穆衍曾言:“蘭州棄,則熙州危,熙州危,則關中震動。”

“唐失河湟,西邊一有不順,則警及京都。”

說人話,就是義軍若要經略河湟、甘涼,必須依託蘭州為根基。

而若要保證關中安危,亦需要以蘭州為前沿陣地。

總之,進可攻,退可守。只要蘭州在,就不會影響陝西大局。

若是蘭州有失,則關中之地俱不得安。

所以,當陳長梃聽到先鋒魏從義彙報已經到達蘭州城,並佈置完警戒、防禦之後,不由長鬆了一口氣。

“蘭州在,則臨洮在;臨洮在,則陝西安。如此甘涼不足危,魯氏不足懼!”陳長梃不由笑對左右道。

義軍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張順的能力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他麾下的將領經過這番歷練以後,亦非當初吳下阿蒙。

這陳長梃一心要立一番功業,出征之前自然是做足了功課。

明代從陝西進入甘肅鎮,除了南線走鞏昌府、臨洮府,然後從河州衛進入西寧衛;北線走寧夏中衛,沿邊牆進入涼州以外,主幹大道便是從平涼府,走靜寧州、會寧、安定、金縣,然後抵達蘭州。

到達蘭州以後,既可以沿著湟水西去,過碾伯守禦千戶所,直抵西寧。

也可以沿著內線邊牆直抵莊浪衛,然後一路途徑涼州、永昌、山丹達到甘肅的治所甘州。

既然這蘭州戰略位置如此重要,你說魯允昌知道不知道?

他作為陣守河西數十年的宿將,大抵也是知道的。

原本魯氏和東祁、東李兩家土司合計,準備先奪取湟水谷地,然後會師蘭州,阻斷義軍援軍,然後再揮師甘涼,藉助肅王之力,上書“朝廷”以表忠義。

三家計劃挺好,結果這東祁、東李兩家剛剛起兵,便遭遇到了挫折。

原來這東祁、東李兩家土司之所以這般稱呼,其實相對於西祁、西李而言。

而這東西的說辭,正是相對於西寧衛的位置而言。

這東祁、東李兩家正位於西寧衛東面,如果更精確一點,便是位於碾伯守禦千戶所以東,其實距離蘭州倒是很近,這也是當初魯氏主動和他們兩家聯姻的原因之一。

然而,距離近並不代表他們就能夠直接主動出擊。

原來那張應辰擔任甘肅巡撫一來,曾在西寧兵變之事上吃過大虧,深刻的認識到西寧衛的戰略意義。

故而他率領賀錦、葛麟重返甘肅以後,第一個佔據的城池就是西寧,以保證能夠穩固河湟的局勢。

河湟,有時候也稱湟水谷地,顧名思義,就是指黃河支流湟水沿岸谷地。

其大致範圍在蘭州以西,囊括西寧、碾伯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