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魯土司(第1/2頁)
章節報錯
“父親,這事兒你們真的有把握嗎?”一個面目稚嫩的少年向一個頗俱威嚴的中年人憂心忡忡的問道。
那中年人長的高大魁梧,雖然身上披了一件儒服,卻仍然擋不住那一股發自骨子裡的剽悍之氣。
這中年人不是別人,正是連登魯土司家主魯允昌。
在萬曆二十八年,其父魯光祖告退以後,魯允昌便襲為指揮使,成為魯氏土司家主,至今已經有三十五年,因而具有很高的威望。
然而,自大明開國之初,其祖脫歡投靠明太祖朱元璋以來,已經歷經九世。
魯氏歷代家主透過聯姻、戰功都一系列手段,暴霜露、斬荊棘。
好容易使得連城魯氏由一個小小的百戶之家,成長為一個名震西垂的甘肅鎮第一土司。
這魯允昌接任家主之位以後,談精竭慮,見天下風雲變幻,自然也對魯氏的前途憂心忡忡。
若是魯氏還是當年哪個世襲百戶之職的小土司,那自然一切休提。
只是如今魯土司已經是甘肅鎮中第一土司,實力使然,若是魯土司不趕快站隊,那麼日後勝利者一方無論是誰,都輕饒不了他們魯氏。
也正因為如此,魯允昌在起兵之前,日夜剖析魯氏在其中的利害關係。
其一,從明還是從秦,這是一個大事兒。
一旦一步踏錯,那就是身死族滅的下場。
其二,連城魯土司家大業大,哪怕除卻治下土民、番民,但家中老小族人都足有千餘口。
若想維持這偌大的家業,除了權勢以外,必然需要大量的財富來維持相應的身份地位。
他們的走私貿易是否還能繼續維持。
其三,連城魯氏已經觸控到土司的天花板,要想更進一步,鯉魚躍龍門,也只能拼死一搏。
“世界上的事兒,哪有什麼十拿九穩的道理?”魯允昌聞言不由冷笑道。
“我叫魯允昌,在這甘肅鎮地界上,大小也算得上土皇帝一個。”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沒有我魯氏允許,哪個敢昌?沒有我魯氏點頭,誰個敢讓她亡?”
“只是若是把目光放遠一些,我等又和那治下土民、番民有何異同?”
“我魯氏滿門忠貞,九世熱血,才換來這偌大的家業。”
“可是若有一天,更大的‘土司’看咱們不順眼,那麼是昌是亡,不也在人家一念之間罷了!”
“父親!”兒子魯宏聞言,不由大吃一驚。
什麼叫“更大的土司”?作為甘鎮第一土司,說出這話來,明顯就指代“秦”、“明”兩股勢力。
別看這些土司大多數出身異族實際上不過一兩代就改漢姓,讀四書五經,幾乎與漢兒無異。
那些忠孝節義、君君臣臣這一套,他們甚至比一些漢兒還要認同。
那大明皇帝本又是魯土司的君主,魯允昌說出此話來,簡直是大逆不道。
“你啊,還是太年輕!”魯允昌聞言不由皺了皺眉頭,搖了搖頭道。
“豈不聞‘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的道理?”
“父親,慎言!”魯宏聞聲頓時腦門冒汗。
“瞧你那點出息,就是因為你是我兒子,我才對你實話實話!”魯允昌不由不快道。
“這一次我聯絡東李、東祁兩家,共同起兵。”
“明面上的口號是,剪滅虜寇,恢復華夏。其實我們的心思是割據青甘,效法張軌!”
“這……這,父親大人,楊應龍、奢崇明、安邦彥之誡就在眼前啊!”魯宏不由心驚肉跳道。
播州之亂和奢安之亂這才過去多久,也難怪魯宏心驚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