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那大號藤牌幾乎遮蔽全身,小號也和木牌大小相當、其實大者全重不過九斤而已,小者不過五斤而已,十分輕便。

“做不了,做不了!”老篾匠聞言只搖頭道,“若說抵擋刀劍弓矢,勉強還成,若是抵擋鳥銃,想都不要想。”

“哦?老師傅居然能做出來抵擋刀劍弓矢之牌?”張順不由驚訝道。

其實單藤牌一物,也抵擋不了鳥銃,非得加棉絮不可。

“不敢說有十足把握,可以用荊條試一試!”老篾匠聞言皺了皺眉頭道。

“這荊條需要選用指頭粗細的老條,要麼才用秋天新割的條子,要麼晾乾泡軟以後進行編制。”

“所以荊條編制藤牌和藤條完全不同,二者雖然皆須用桐油,但是荊條須先編後泡,藤條須先泡後編,各有不同,各有妙用。”

“桐油?”張順對這個倒是耳熟的緊,卻不明白是何物,有何用。

“你這個後生,原來是個不食人間煙火之人!”那老篾匠聞言不由搖了搖頭笑道,“連桐油都不知道啊?”

“桐油就是把油桐子炒熟了,榨出油來,把木料浸透了,既防水又堅韌!”

“什麼紙傘、油漆、傢俱,皆用此物。”

“受教了!”張順聞言也不惱,反倒拜謝道,“不知何處出產此物?”

“陝西、河南、湖廣、四川及南方各省皆有種植出產,無甚出奇。”老篾匠笑道。

這位秦王殿下貴而不傲、不恥下問,倒讓他頓生好感,遂一五一十說的明白。

原來這油桐是中國獨有的經濟樹種,由其產出的桐油是良好的防水防鏽劑。

經過桐油浸泡過的木材既不容易受潮、開裂,又能夠提升堅韌性。

而道後世,更是坦克、飛機、大炮、軍艦、裝甲車等軍械的保養劑,曾在後世一戰、二戰時期,和豬鬃一起成為中國壟斷的緊俏戰略物資。

張順對此並不知曉,但是並不妨礙他對藤牌、桐油重要性的認知。

“好,這樣吧!”張順聽了半晌,不由站起來笑道,“如今正是入秋,正是荊條收割之時。”

“我想先向老師傅訂購一百面荊條藤牌,還請師傅務必為我精心製作。”

“啊?”老篾匠聞言嚇了一跳,這可是個大買賣啊,他連忙站起來謝過了。

等王錦衣付了定金,眾人走出來以後,李際遇不由奇怪道:“原本我等身著鐵甲,想必是舜王準備讓我等摧鋒折銳,陷陣先登,如何又為我等配備了藤牌?”

“這玩意兒在蔣和手裡叫藤牌,在你們手裡就叫防彈牌!”張順聞言笑道。

“鐵甲雖精,火銃未必不能穿。如今咱們新型火銃已經開始列裝,若是落到敵人手中,一概如法仿製,又當如何?”

“故而我準備在這大藤牌內外再增添兩層老棉,以避矢丸。”

“鳥銃之流,射而不穿;大鳥銃之流,雖能射穿,然而力道已盡,豈能再穿鐵甲?”

“如此上下心安,士卒勇猛如虎。凡戰,只管一味衝殺便是,又何懼敵人矢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