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他不由笑道:“宣大兩鎮若是果然能歸順與我,可封遼王一位,公三人,侯五人,參將及參將以上皆為伯爵,士卒月餉糧食一石。”

“對了,若是此事賴兩人之力,則可析遼王為鎮朔王和鎮代王兩郡王,清之以為如何?”

“啊?”那王清之顯然有點被張順嚇懵了,半晌反應不過來。

“這……這真是太好了。若果如所言,宣大上下莫不為殿下效死,萬死不辭。”

也難怪王清之如此激動,那遼王之號,乃是正兒八經的一字王。

所謂“一字王”,一般都是親王,以晉、秦、齊、楚四個王爵封號為貴,其次周、魯、趙、魏、梁、燕、代、韓、宋、吳、越。

但是不管怎麼說,遼國也曾經和西夏、北宋並立,以此為號,也算得上僅次於晉、秦、齊、楚之名。

而如今天下除了明、金宗室得以封王者以外,唯有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剛剛被稱帝的洪太分封為恭順王、智順王和懷順王。

然而這三個王號,雖名曰親王其實和雜號無異,甚至還不如張順新造的鎮朔王和鎮代王兩個郡王聽起來順耳。

更不要說在王號以下,還有一大堆公侯伯等爵位,簡直是從上到下都封賞了了一遍,傻子才不選他。

“既然舜王如此大方,咱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那王清之搓了搓手道。

“還有兩處緊要之處,還請舜王早日打算才是。”

“哦,不知是哪兩處?”張順一口氣封賞了這許多,心裡正心疼的緊,聞言不由連忙問道。

“一曰商幫。”王清之聞言不由笑道。

“山西之地,有鹽鐵之利又北接塞外,南接腹裡,故而多商。”

“如今有名堂者,大約分為兩處。一處曰平陽商幫,一處曰平遙商幫。”

“這平陽商幫以平陽府為核心,其中以尉、王、劉、楊等家為盛,資產千萬,錢莊無數。”

“其次則平遙商幫,雖不及平陽商幫,卻也是後起之秀。”

“其地貧瘠,食不敷用,故而自古以來多外出經商謀生之人。”

“待其出也,分東西二路。東路走張家口,西路走殺虎口,專做韃子生意。”

“輸出顏料、絲綢、乾果、藥材、鐵器,換回牛羊馬騾等牲畜,又被稱之為‘旅蒙商’。”

“其中最出名者,乃介休範永鬥,乃平遙商幫第一人,還請殿下慎之!”

“哦?我知道了!”張順聽到這裡不由眯起來眼睛,點了點頭。

好傢伙,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滿清八大皇商”嗎?

王清之話雖然沒說透,但是張順卻聽透了。

後世很多人都認為這些人是為了錢和滿清勾結,但是其實未必沒有另外一種可能。

這些“皇商”也很可能是滿清組建的商幫,反過來披著合法的外衣為滿清提供物資和情報。

如果真是如此,就難保這些人不會把自己境內的虛實彙報與後金軍,然後引導後金軍殺入自己的內腹。

“那另外一處呢?”張順心裡早掀起一陣驚濤駭浪,表面上依舊鎮定的問道。

“二曰明軍。”王清之仔細端詳了張順一番,一時間看不出虛實來,不由伸手指了指東面的盂縣道。

“當今之勢,譬如三國鼎立,能兩兩聯合制其一者勝。”

“如今後金軍被圍,無計可施,豈有不遊說朱燮元一干人等之理?”

“若是殿下有心,請讓我走一遭,定然讓那後金軍飛鳥難渡,四蹄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