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說客(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清之?”張順看著面前臉色蒼白的年輕人,不由笑道。
“多年未見,你還是這麼虛。”
“終是比不得舜王殿下,多年未見依然是風采依舊。”那王清之聞言也不見外,反倒嬉皮笑臉的恭維了一句道。
“哈哈!”張順爽朗一笑,不置可否,反而問詢道,“幾年未見,不知令叔痴仙道人的身體如何?”
正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這廝正好趕這個關節拜訪自己,想必定有緣故。
原來這王清之不是別人,。正是那孟津“痴仙道人”王鐸的侄子。
只是此人素不成器,整日耽於酒色,又得罪了人,不能走經濟仕途,便跑到大同結交了一夥酒肉朋友,做起了牙行的買賣。
先前,張順曾先後在他手裡買過一批火器和十萬石糧草,解了燃眉之急,是以相識。
後來王鐸之女又嫁給呂維祺之子呂兆麟,雙方也算是有了七拐八拐的關係。
“嗨,別提他了!”王清之聞言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痛心疾首道,“先前我叔叔官運亨通,官至右庶子。”
“不曾想後來得罪了閣臣溫體仁、吳宗達兩人,不得已便自請調任,掌管南京翰林院事。已經於去年冬,率家人及奴僕十餘人去南京上任去了。”
“哦?”張順聞言一愣,隨即明白是何緣故。
這時候的張順對明朝官職、制度瞭解頗深,當然知道這王鐸並不是像當初自己認為那樣,不過是個清貴散官。
原來自明代一來,凡入選翰林院官員,別看品級不高,事務又少好似一個閒官一般,其實個個卻是“儲相”。
這王鐸先前已經官至右庶子,地位僅在大學士之下,如果不出意外,將來入閣為相已經是板上釘釘之事。
至於“自請調任掌管南京翰林院事”云云,聽起來好像在躲避溫體仁、吳宗達兩人鋒芒,其實未必不是嗅到了某種味道,藉機離開紛爭之地。
“令叔真是的,難道就不想見一見故人之面嗎?”張順搖了搖頭,不由懊惱的問道。
其實依照張順當初起兵時的實力,即便是那王鐸來投,也不過多張口吃飯而已,濟不得什麼事兒。
張順故意做出如此表情,不過想借機表達招攬王鐸的意圖而已。
世異則事異,當初沒有基本上沒有什麼用的王鐸,在義軍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倒是有大用。
不意那王清之卻笑道:“我叔雖然大才,奈何不通經商之道,徒喚奈何?”
“某雖是個紈絝子弟,卻是生意人,有買賣要與舜王相談。”
“哦?我看你兩手空空,不知要做何買賣?”張順心中一動,不由開口笑道。
“第一次,我賣與舜王宣大兩鎮淘汰下來的火炮、火藥。”王清之不由笑道。
“第二次我賣與舜王的乃是宣大兩鎮的軍糧。”
“前兩次武器火藥賣了,糧食也賣了,這一次賣無可賣,不如干脆宣大兩鎮直接賣給舜王,不知作價幾何?”
“哦?”張順聞言心裡一跳,面不改色道,“不知你欲要價幾何?”
“有一個窩窩頭,平日裡大魚大肉的人家,看都不看一眼,拿來餵狗都嫌噎得慌。”王清之聞言不由笑道。
《踏星》
“但是等到災荒之時,民無可食,哪怕金山銀山亦不能換,舜王以為如何?”
什麼叫談判專家,這就叫談判專家。
雖然說宣大兩鎮現在沒什麼可以要價的籌碼,王清之硬生生給他造出了一個籌碼出來。
別看他說的花裡胡哨,話裡話外就一個意思:雖然宣大兩鎮沒啥實力,但是現在你要不下注,別人可要下注了。
張順聞言果然一愣,頓時想起前世吳三桂之故事。
他不知道當初李自成許諾了吳三桂什麼,但是吳三桂最終引清軍入關,被封為平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