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兵臨(第1/2頁)
章節報錯
話說那阿濟格野心勃勃,不顧“饒餘貝勒”阿巴泰和公爵揚古利勸說,一意孤行,誓要義軍好看。
於是,便率領麾下三萬鑲白旗、正藍旗、正黃旗及蒙古精銳一路往大同鎮方向趕去。
只是如今宣大總督張鳳翼、大同巡撫葉廷桂、大同總兵王世仁一干人等正在太原城外和義軍鏖戰,哪裡有人出來主持大局?
但見“東虜”大軍來襲,紛紛閉門自守,不復又敢戰者。
阿濟格等人頓時如魚得水,大搖大擺縱橫大同境內,先後破懷安、懷仁及山陰等縣,攻破堡壘者亦不計其數。
“東虜”兵所到之處,房舍多遭焚燬,百姓多遭殺傷,子女財貨多遭劫掠,哭聲不絕於路。
本來那阿巴泰和揚古利對阿濟格的決定還有所非議,卻不意早有山西商人和朱燮元派遣使者趕到,備述義軍軍情。
阿濟格聞言不由大喜道:“‘順賊’果不知兵,兵貴速,不貴久,豈有‘久暴師’之理?”
“若我大軍一至,破之必矣!”
那阿巴泰、揚古利細細問詢了一番,這一次也覺得機會難得,不由點了點頭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鷸蚌者明、賊二部之謂也;漁翁者,我大清之謂也!”
如此,但等破了山陰縣,阿濟格便率領大軍南下至雁門山下。
雁門山,山以關名,又稱作勾注山、陘嶺、西陘山陘,本系恆山山脈之餘脈,北接宣大,南連猩代,乃北方敵人進入猩定盆地,威脅太原必經之路。
張順前世著名的在著名的評書《楊家將》中,楊家將喋血金沙灘,七郎八虎一人歸,楊老令公就撞死在這雁門關外的李陵碑上。
當然,時間來到明末,由於有宣府、大同二鎮在手,敵人難以深入內地,故而這時的雁門關地位卻遠遠不如失去了燕雲十六州的北宋時期。
但是,也和偏頭關、寧武關一起合為“內三關”設為“三關鎮”,又稱山西鎮,作為宣府、大同前沿兩鎮的補充。
那阿濟格來到陣前,往前一看,只見有一城池,高三丈有餘,依山傍險,雄踞雁門山前。
他不由扭頭問道:“此乃雁門關否?以我只見,不過爾爾!”
“大......大王爺,此......此乃關前廣武城。”那晉商奸細不由戰戰兢兢的提醒道,“雁門關還在山上。”
“輳卑12酶癲揮傻刮一口涼氣,不由怒道,“你這廝何意,為何領本王至此雄關,莫非本是明人的奸細不成!”
“王......王爺容稟,這......這雁門關乃是關外通往太原的必經之路,非此無以入太原!”那奸細嚇了一跳,連忙開口分辯道。
“哦?”阿濟格聞言不由又扭頭看一眼朱燮元的信使。
“王爺息怒,確實如此!”那使者不由笑道。
“既然如此,何不下令這守將開門,放我大清軍入關?”阿濟格不由厲聲喝道。
“王爺說笑了,那‘順賊’如狼似虎,若是王爺連這等小事都要麻煩左督師,
那哪有入關和‘順賊’鏖戰的必要?”那使者卻冷笑道。
“此話怎講?”阿濟格順嘴問了一句,結果話一出口便後悔了。
果然,只聽到那使者笑道:“若是連雁門關尚且破不得,這一次大清軍來,豈不是枉送了王爺的身家性命?”
“好膽,你給本王看著,看著我怎麼破此雄關!”阿濟格聞言勃然大怒,不由冷笑一聲便下令道。
“傳令下去,不破此關,本王誓不回還!”
且不說那阿濟格如果攻打雁門關,且說這後金大軍突至雁門關外,頓時引得猩代之地人心惶惶,謠言紛紛。
正遊蕩在此地的李述孔諸人得了訊息,不由大吃一驚,哪敢程式碼?
連忙遣使者快馬加鞭,將“東虜大軍忽至”的訊息飛快傳到張順手中。
“什麼,東虜已至!”張順聞言不由大吃一驚,有幾分難以置信的向孫傳庭望去。
快,真是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