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鳳凰城(第2/2頁)
章節報錯
“東西兩座甕城分別為觀瀾門和望翠門,這兩座城門的的外門洞向南,猶如鳳凰的雙翼。”
“南門則被稱為進賢門,代表鳳凰的尾巴。”
“城內的十字街又猶如一隻巨大的鳳凰,佔據著高臺,故而此城名曰:鳳凰城!”
草,張順聽到此處,差點當場罵出聲來。
你道為何?
原來這水本來就有龍的寓意,而鳳凰二字更容易讓讓聯想到“火”、“朱”二字。
宋太宗趙光義用來壓勝晉陽龍氣的平晉城為水所毀,豈不意味著龍氣復興?
而新的鳳凰城在洪武初年又在原本的晉陽遺址上重生,豈不意味著龍脈新成?
“那......那宋先生的意思是?”張順不由試探著問了一句。
你這廝不會想讓本王毀了“鳳凰城”吧?
宋獻策聞言笑眯眯道:“我曾聞昔日洪武命劉基斬斷天下龍脈,以求萬世永續,今知其謬矣。”
“雖說天下龍脈皆可斷,但哪有自斷其脈的道理?”
“故而,以吾度之。明者,火德也!鳳凰城者,明之龍脈也!”
“舜王若能據其脈,掠其氣,明亡可知矣!”
好傢伙,你這廝神神叨叨半天,就是論證一下攻打太原縣城的重要性?
張順雖然哭笑不得,不過也不得不佩服宋獻策這廝眼光毒辣之處。
實際上對東、南、西三面環山的太原府城來說,汾河兩岸的太原縣城和“舊縣圪塔”正是其南面的兩扇大門。
若是大門洞開,太原府一座孤城又能堅持到幾時?
只是如今天色已晚,明軍又守備森嚴,義軍遠道而來,士卒疲憊,恐怕一時三刻卻難以攻克。
張順皺了皺眉頭,不由左顧而言他,哈哈大笑道:“這左柱國朱燮元好大的名聲,我道他如何本事?”
“不曾想,只和咱們的孫將軍交手一次,便退回太原,擺出一副‘抱頭捱打’的架勢,吾知其怯矣!”
那孫傳庭等人剛剛聽了宋獻策一通讖緯之詞,又聽到張順如此自信,也不由紛紛大笑起來,士氣也為之一振。
“舜王殿下,為今之計,當安營紮寨,明日再行破敵!”那孫傳庭也並非不知兵之輩,自然知道張順抬高自己,貶低朱燮元,是為了做長久打算,不由連忙諫言道。
張順抬頭看了看太陽,日頭已經偏西,便借坡下驢道:“好,如今天色將晚,咱們姑且退入晉祠,暫且休息一晚。”
晉祠在太原縣城西南十里懸甕山南面,又稱晉王祠。
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後而建。
後經後人不斷修葺擴建,逐漸形成了一片龐大的建築群,正合為義軍大軍遮風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