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霍州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走,快走!”魏知友嗓子都喊啞了,依舊大聲驅趕者士卒前進。
從岳陽縣至霍州一百一十里,按照明軍內地行軍條例,步卒一日五十里,應當有兩日腳程。
然而且不說明軍正常行軍能不能達到這個標準,就說魏知友等人從岳陽至霍州其實是按照戰鬥標準進行行軍。
所謂戰鬥標準,即是斥候前出巡邏,士卒披甲持械,隨時由行軍陣型變換為戰鬥陣型。
當然,一營三千人馬全部按照戰鬥標準進行行軍,也有些不現實。
魏知友只是把麾下人馬按司分開,每司輪換披甲持械而行。
岳陽至霍州並非徑直路線,實際上從岳陽縣出發先向東而行,越過太嶽山,也就是霍山,到達洪洞縣廣勝寺鎮,然而再逶迤向北,經趙城縣行唐寺、霍州陶唐峪,最終到達霍州城外。
當義軍剛剛穿過陶唐峪不久,很快就看到一條河流橫亙在面前。
魏知友捉了附近樵夫一問,才知道這條河喚作南澗河,全長五十餘里,乃是汾河的之流之一。
這霍州城東依汾河,南臨南澗,北依韓信領,西接太嶽山,端的是險要之地。
怎麼辦?
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今霍州城中敵情不明,士卒疲憊,要不要強攻?
如果這一次帶隊的將領是其他人,可能會考慮此事,但是對陝西義軍出身的魏知友來說,這根本不是問題。
他不由笑著向樵夫問道:“最近城中不知有什麼大事發生,不知可否說給我聽?”
那樵夫聞言欲言又止,魏知友不由從懷裡摸出一串錢來,遞過去道:“若是能說出幾樁來,這一吊錢就是你的了!”
那樵夫聞言大喜,連忙抓過錢來塞到懷裡,這才笑道:“若說其他大事沒有,倒是有一樁不大不小的事情。”
“聽說平陽知府帶領三五百士卒,慌慌張張從平陽府逃了出來,昨日剛到霍州。”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事情沒有?”魏知友不由笑道,“比如打北面來了什麼人沒有?”
“北面?北面沒來什麼人吶。”那樵夫不由奇怪道,“要是什麼打尖的,賣藥的,我哪裡曉得?”
魏知友不由樂了,感情官兵騎兵沒有到!
好,好,好事兒啊!
且不說那魏知友如何打算,且說那平陽知府王舜徵好容易逃到霍州,見了霍州知州魏權中,兩人不由一陣唏噓。
兩人議定,遂以平陽知府王舜徵帶來三五百衛所士卒為主幹,發城中百姓丁壯五七百人以備義軍。
兩人剛剛忙活完畢,突然有士卒前來彙報道:“王府君,魏太守,城外突然來了三五百騎軍,自稱太原援軍,不知如何計較?”
兩人聞言一愣,反倒那霍州知州魏權中先道:“這夥騎軍打哪兒來,狀況如何?”
“騎軍打北而來,氣喘吁吁,人馬大汗淋漓!”士卒連忙應道。
“善,想必是左督師派遣援軍前哨,快快有請!”魏權中聞言不由欣喜道。
“不可,此事萬萬不可!”平陽知府王舜徵如同驚弓之鳥,不由連忙阻攔道。
“賊人最為奸猾,若是彼輩為賊人所假扮,我等且死矣!”
“那......那此事如何計較?”魏權中不由皺了皺眉頭道。
“且讓他駐紮在城外,登上幾日再作計較!”王舜徵聞言冷笑道。
“若是官兵,頂多抱怨幾句也就罷了。若是賊人定然以外為我等識破,忍不住暴露本來面目,攻打與霍州城!”
魏權中一聽,知府王舜徵此計倒是甚妙,不由連忙如此下令行事。
那士卒得令命令,連忙三步並作兩步趕到了霍州北面拱極門,向下喊道:“知州有令,命爾等暫且駐紮城外,以免擾了城中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