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內耗(第1/2頁)
章節報錯
“舜王殿下!”白天攻打了一日的“過天星”張天琳才剛剛躺下,突然聽聞士卒來報“舜王”到了,急急忙忙穿戴整齊迎了出了。
“現在戰況如何,究竟還需要幾日功夫才能打下這平陽府!”張順進了營地,坐定以後不由開口問道。
張天琳眼見張順連夜趕來,深知事情重大,不由沉吟了片刻道:“舜王容稟。”
“這平陽城周十二里有奇,高四丈五尺,池深二丈五尺。”
“城牆皆包以磚,有門四。東謂武定,西謂和義,南謂明德,北謂鎮朔。”
“這城門之外設有甕城,城門之上設有城樓,城角之處設有角樓。此外敵臺、窩鋪等設施,一應俱全。”
“正德七年,大明又在原平陽城東面設立東關城。”
“城週六裡有奇,城高三丈二,上寬一丈八,皆外包以磚。凡三面為城門六,其上各設角樓四,敵臺一十七座。”
“其城西臨汾河,北依潏水,東憑郭城,義軍圍攻不利,唯有從南面一處進攻,是以進展頗慢。”
張順聽張天琳這般細細訴說一番,這才明白攻打平陽城的困難所在。
這地兒兩面臨水,還有一面在城外又新設了外城,形成了雙城結構,這三處都不利於進攻方進攻。
本來像平陽城這樣兵少城大的城池,十分不利於防守方防守。
然而,由於平陽城這種特殊的地形,卻把義軍兵多將廣的優勢給規避掉了。
“火炮準備的怎麼樣了?”張順沉吟了片刻,不由開口問道。
“‘擎天大將軍炮’已經到了十門,現在解除安裝了六門,剩下四門預計明天上午就能卸完。”張天琳聽聞張順這話,哪裡還不明白他什麼意思?
“‘飛彪銃’現在有十二門,‘黃金炮’十門,‘野戰炮’一十五門。”
“我麾下三營人馬的火炮幾乎盡數調了過來,只有黨守素那裡給他留了五門‘黃金炮’,以防萬一。”
按照義軍編制,一營人馬配備“營炮”十門,其中“黃金炮”五門,“野戰炮”五門。
張天琳麾下人馬雖眾,士卒雖精,不過畢竟不是張順嫡系,兵沒有完全按照義軍標準編制進行整編。
所以他標營兵額雖然有五千之數,實際火炮配備也不過和黨守素、張汝魁一般模樣。
“對了,張汝魁呢?”張順來了半晌,卻未見另一位義軍將領。
“他挑選了二百精銳,準備偷城去了!”張天琳猶豫了一下道。
“胡鬧,如今敵人正晝警夕惕之時,哪裡會為其所趁?若是執意如此,豈不是枉送了身家性命!”張順敏銳的感覺到張汝魁這次行動的不妥,不由直接下令道。
“派人將他喊過來,就說我要見他,不能不撞南牆不回頭。”
“末將領命!”張天琳聞言連忙派遣士卒,前去尋他。
張順這才皺了皺眉頭道:“這一次既然取巧不得,那隻能硬碰硬。我們不能指望每到一地,敵人就望風歸降。”
“我們能打巧仗、智仗,也得能打硬仗、惡仗。”
張天琳聞言不由為之一凜,所謂“硬仗”“惡仗”,自然是需要堆人命了。
“這一次的炮兵官是誰?”張順又問道。
“此人喚作趙翼,乃是二炮團長李十安派來的將領,末將並不大十分熟悉。”張天琳連忙道。
“哦?如此看來差不多也可以施展‘步炮協同’戰術了!”張順不由點了點頭道。
無論是張天琳還是張汝魁、黨守素,都是投靠張順的義軍首領,其戰法戰術並沒有張順麾下嫡系精細。
不過,“步炮協同戰術”的關鍵在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