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馬骨(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韓爌先後歷經萬曆、泰昌、天啟和崇禎四朝,他不但是東林黨元老之一,更是在天啟和崇禎年間兩任首輔。
別看他如今已經致仕在家,作為東林黨在崇禎朝最後一任內閣首輔,韓爌無論是聲望還是影響,在大明北方完全不做第二人想。
似他這般人物,若是加入義軍,定然身居高位,一個不小心便會引起其他義軍重臣的不滿。
他這般謙讓,不但讓張順好做人,也一定程度上彌消了其他人的惡感。
兩人謙虛了半晌,在孫傳庭、徐子淵兩人的吹捧下,韓爌不得不坐下次坐,陪在了下席。
席上,張順頻頻親自為韓爌夾菜、敬酒,只把他嚇得差點離席謝恩。
好容易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微醺,張順這笑道:“我情知先生大才,不敢以俗物擾之。”
“不知先生可否留在本王身邊,擔任太師一職,讓本王時時聆聽先生教導?”
明制太師、太傅和太保為三公,正一品;少師、少傅、和少保為三孤,從一品。
這韓爌當年以位居次輔之職,平定白蓮教徐鴻儒叛亂之功,才得以加銜太子太師和少師。
如今張順張口就封他為太師,他頓時就受不住了,連忙拒絕道:“俗話說無功不受祿,若是舜王看得起老朽,讓我任個贊畫的閒職也就是了。”
“若是如此,豈不是讓天下人笑話!”張順聞言不由笑道。
“以先生之德足堪為吾師,誰敢不服?”
韓爌又推脫再三,眼見實在推脫不開,則退而求其次道:“我聽說剛則易折,物極必反。”
“老朽無能無德,焉敢居百官之首,燮理陰陽?”
“若蒙舜王不棄,老朽腆顏無恥,願居三公之末!”
三公之末,便為太保。
張順心道:你都一大把年紀了,做什麼太保,又能保得什麼?
張順不由一言而決道:“這樣吧,先生欲為太保,我欲先生任太師,咱倆爭執不下。”
“不如這般,你我各退一步,先生就擔任本王的太傅,毋須再言!”
韓爌聞言能說什麼?
他連忙三叩九拜謝過了,直到這時一顆心才放到了肚子裡。
你倒為何?
原來這太傅韓爌卻是心機深沉,雖然已經決定要降張順,但是又怕其不明白自己的價值,哪天心血來潮就把自個一刀砍了。
故而,他一而再再而三作謙讓狀,就是要試探出張順的真實心思。
如今見張順不但以禮相待,更是堅持讓自己擔任三公之職,心中不由安穩了七分。
當然,韓爌有韓爌的打算,張順亦有張順的心思。
他一而再再而三給原大明首輔韓爌授職,不僅僅是為了招攬這個對大明中樞瞭如指掌的大才,更是藉此“千金買馬骨”,招徠山西文武官員。
山西對張順來說,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原來原本的陝西之地幾乎是文教荒漠,盛產武將,而短缺官吏。
豫西河南府一地,雖頗多人才,但是對需要大量土地進行治理的義軍來說,依舊是捉襟見肘。
而如今的山西正是人傑地靈、文風頗盛之地。
明代中後期,山西籍官員崛起,先後擔任宰輔者有五人,擔任尚書、侍郎、都御史、巡撫、總兵者有三十餘人,相對於極度短缺人手的義軍來說,簡直是一塊寶地。
故而張順對韓爌無論如何重視,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