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朱燮元的判斷(第2/2頁)
章節報錯
再除去駐守在風陵渡、蒲坂渡和禹門渡三地的兩三千守軍,楊文嶽麾下竟無一兵一卒。
即便再加上朱燮元麾下標營及羅向乾兩營、保定總兵劉國柱一營,總計也不過兩萬之數,如何對付得了六七萬之賊?
“一個要趕快加快城池修葺,這個由你負責;一個要請宣大總督張鳳儀儘快率兵支援,這個由我負責;還有一個需要支援楊嗣昌、朱大典等人穩固形勢,我準備派遣保定總兵劉國柱前往。”朱燮元心中早有成算,不由一一叮囑道。
“好,如此甚好!”山西巡撫楊文嶽聞言思索了半晌,發現自己竟不能置一辭,不由對朱燮元佩服萬分。
然後就在楊文嶽對朱燮元佩服萬分的時候,卻不知朱燮元私下裡對“賊酋張順”也同樣佩服萬分。
還是不成,順賊選擇的時機太好了,官兵根本來不及調動足夠的兵馬。
以至於河東和河內兩地空虛,讓朱燮元十分難受。
“張鳳翼啊,張鳳翼,這大明江山恐怕就在你一念之間咯!”朱燮元沉吟了半晌,依舊是捉襟見肘,不得不寄希望於宣大總督張鳳翼。
說實話,如果不是義軍在開封府、懷慶府挑起爭端,大明朝廷以防萬一,又新設了保定巡撫一職,宣大總督張鳳翼便是三鎮兵馬天然的主帥。
然而就在左督師朱燮元寄希望於宣大總督張鳳翼時,張鳳翼自個卻也左右為難。
你道為何?
原來宣府大同兩鎮雖在籍兵馬二十萬左右,實際不過十五六萬耳。
就在這十五六萬兵馬之中,還有數萬調往遼東充當客軍,大多數又要駐守堡壘、城池,實際能動用之不過兩萬而已。
而就這兩萬機動兵力,宣大總督張鳳翼還需要防備韃子、北虜兩處威脅,實在是守有餘而攻不足。
故而朱燮元請求支援的書信他收到以後,遲遲未能回覆,實在是左右為難,難下決斷。
“報~左督師朱燮元再度來信,聲稱‘賊人’欲大舉進犯,奪取山西全鎮,請求軍門率領大軍,儘快南下支援,遲者悔之晚矣!”就在這是又有幕僚急急忙忙闖進來彙報道。
“知道了!”張鳳翼苦笑一聲,搖了搖頭道。
“他有他的難,我亦有我的難!朝廷十餘萬大軍盡聚薊遼,謹防後金,豈有餘力哉!”
事情就是這麼可笑,堂堂大明,如今除了各地駐守兵馬以外,實際能抽調出來的野戰兵力,恐怕也就十萬之數。
而就這十萬之數,也像撒胡椒麵似的,分散在河南、南直、保底、登萊、宣大三鎮以及薊遼、昌平等地。
一時間無法聚集在一起,大明朝廷欲與賊人一較高下,決一死戰亦不可得。
“回覆督師朱燮元,告訴他我已經編練了兩萬精兵,隨時可以南下。”張鳳翼不由冷靜道。
“前提是我要見到人,見到賊人大舉進犯,然後方可用兵,否則一切免談!”
張鳳翼擔任兵部尚書多年,大明朝野什麼情況,心裡早跟明鏡似的。
就在他回覆左督師朱燮元的同時,早書信一封呈到御前,向崇禎皇帝朱由檢請求:隨時準備呼叫駐紮在薊遼等地防備後金的客軍入關,參與隨時可能爆發的山西大戰,一場最終決定大明最終命運的決戰。
篳趣閣
為你提供最快的大家請我當皇帝更新,第一百八十章 朱燮元的判斷免費閱讀。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app閱讀最新內容
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愛閱app免費看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愛閱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