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藉口(第1/2頁)
章節報錯
“汗王!”范文程皺著眉頭道,“情況不大好,外面糧價飛漲,已經到了米一斗八兩的地步,家裡的奴才餓死甚多。”
“原本分到各旗手裡的金銀,又如數被這些奸商哄去了,大家苦不堪言。”
“前些日子,有些作死的奴才造反,被主子們砍殺了許多,這才平定了下來。”
“只是……只是有幾位主子不甚為狗奴才所傷,其中還有兩位是牛錄額真……”
說到這裡,范文程偷偷看了一眼汗王洪太的神色,見他沒什麼反應,這才繼續道。
“如今群情激奮,都叫嚷著要打殺了這些鳥人……”
“混賬!”金國汗洪太現在一聲不吭,等聽到這裡的時候,實在是忍不住了。
“誰說的這混賬話,這不是殺雞取卵嗎?”
“金銀沒了可以再搶,奴才沒了可以再搶,糧食沒了,也可以再搶,但是信用沒有,那可真是什麼都沒有了!”
原來後金劫掠關內,主要以人口和金銀等便於攜帶的人口、牲畜和大量貴重物品為主。
只是如此一來,大量金銀湧入後金,難免造成物價飛漲,通貨膨脹。
故而需要依賴範永鬥、王登庫一干人等走私大明的物資,以維持後金的經濟秩序。
結果由於北方連年自然災害和兵災連線,導致後金愈發依賴搶劫大明來維持社會秩序。
本來雙方一進一出,除卻枉死計程車卒和遭災的百姓以外,完美達到了動態平衡。
沒想到張順在先後劫掠了福藩、崇藩——唐藩等藩王以後,居然勾搭上揚州鹽商程賈以後,下了五百萬石的訂單。
這義軍一購糧糧不要緊,頓時整個天下糧食都開始短缺,連大明邊軍和京師的供應都受到了影響。
那範永鬥、王登庫一干人等固然壞到了骨子裡,但是最基本的職業道德還在。
什麼“囤積居奇”、什麼“坐地漲價”,都無師自通,不因顧客的身份、地位、民族、國家而改變。
可是以兇殘著稱的金國汗洪太偏偏還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什麼叫壟斷?
這就叫壟斷。
走私賣國者,皆以他們八家為首。
若是金國汗洪太惱羞成怒砍了他們,恐怕下一次連這“八兩一斗”的糧都沒得買了。
“能不能請他們過來,和他們打個商量,以本王的名譽擔保,先賒十萬石糧食?”洪太眉頭緊鎖,半晌提出一個提議道。
“現銀交易,概不賒賬!”范文程聞言苦笑著搖了搖頭道。
咱們現在什麼形勢,汗王你還看不清嗎?
正所謂:“破鼓萬人捶,牆倒眾人推”。
指望他們錦上添花還成,要指望他們不趁火打劫,那還不如指望太陽打西邊出來。
“對了,朝鮮國的糧食送過來了嗎?”洪太突然想起一事,不由張口問道。
天啟七年,剛剛即位不久的洪太曾派遣貝勒阿敏征討朝鮮,朝鮮連戰連敗,請求議和。
雙方遂在平壤結為“兄弟之盟”,朝鮮除了不能接納遼東流民和支援皮島毛文龍以外,每年還要向後金支付三千石糧食。
如今後金國糧食短缺,洪太又惦記起這點糧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