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波流(第2/2頁)
章節報錯
“其實咱們糧食也快不夠吃了!要不是先前咱們從福藩、崇藩、唐藩和秦藩諸藩王手裡榨出來數百萬白銀,又從程賈那裡換了許多糧草,咱們哪裡養得起這二十多萬大軍?”
“舜王明鑑!”呂維祺聞言苦笑著搖了搖頭。
先前孫傳庭在場,呂維祺為了不洩露義軍虛實,所以沒有提及此事。
其實原本陝西一年的稅賦,如數徵了也就將將養十萬兵馬而已。
哪怕再加上河南、南陽和汝州二府一州,依舊養不起二十萬大軍。
如果實在想養活二十萬大軍,那也好辦。
義軍可以以麾下人馬為後盾,派遣官吏逐個丈量耕地,依照土地多寡、貧瘠,一體納糧即可。
只是如果聲勢浩大的行動,不但需要耗費三五年功夫,更是容易激起兵變。
到時候內外夾擊之下,義軍能不能渡過這個難關,還在兩可之間。
裁軍,更是不可能裁軍!
如今義軍之所以能夠穩固在陝西的統治,靠的就是義軍將士的能征善戰和舜王用兵如神的威名。
若是自壞根據,那才叫死無葬身之地!
怎麼辦?
涼拌!
張順前世有一句話,叫做“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更直白一點,叫做“內部矛盾,外部解決”。
啥意思?
就是內部出問題了,就對外發動戰爭轉移矛盾,現在張順就有點這個意思了。
“糧食還能撐多久?”張順鄭重的問道。
“如果不動用那三百萬石儲備糧,估計撐不到明年夏糧!”呂維祺下定論道。
“加上甘肅、寧夏和固原的屯田子粒還不夠嗎?”張順吃驚道。
“不夠!”呂維祺搖了搖頭,苦笑道,“我的舜王殿下啊!”
“咱們義軍又不是隻有士兵吃糧,上下大小官吏、各地賑災,再加上騎兵、精銳一人雙餉,一年三百萬石如何養得起三十萬精兵?”
“好吧,是我貪心了!”張順搖了搖頭道,“這樣吧,這幾天我招我岳丈李金谷和程賈,不惜一切代價再購入幾十萬石糧草,一補不足!”
“不是,舜王殿下,你真想把大明和後金兩國擠兌崩了啊?”呂維祺不由訝然道。
“何止擠兌崩了?我還想把他們一起打崩了!”張順冷笑一聲,狀若瘋狂道。
“你也聽說過本王腳下這片土體的故事吧?秦王用商鞅耕戰之策,奮六世之餘烈,吞二週而亡諸侯!”
“其法不外乎‘利出一孔,耕戰立國’八個字罷了!”
“今我欲效法先賢,趁明、金二國之弊,以爭天下!”
“從今而後,擴軍備戰,凡事須以兵事為先,其次錢糧耳。本王欲窮盡陝西之人力、物力,東征西討,以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