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和盟(第1/2頁)
章節報錯
拜桑忽爾諾延面無表情的帶著千餘騎兵,驅趕著數百女子、千餘頭牲口,一路往北趕去。
那些女子哭哭啼啼、磨磨蹭蹭,令他好生焦躁。
拜桑忽爾諾延忍不住驅馬上前揮動著手裡的馬鞭,上前連續抽翻了好幾個,用漢話大聲呵斥道:“都給老子走快點,不然休怪我不客氣了!”
“吉囊,前面就是清水河了,過了清水營就是咱們的地界了!”正當他大耍威風的時候,剛巧有斥候前來彙報道。
“曉得了!”拜桑忽爾諾延扯了扯嘴角,心裡一鬆,但是面上並沒有半分喜悅之情。
蒙人以強者為尊,他這一次之所以如此大舉出擊,若是能奪得寧夏、靈州倒好。
若是不成劫掠漢地牛馬人口,藉此樹立威望,一舉整合襖兒都司剋扣特、錫布沁、烏喇特、唐古特等十餘部落餘部,也算得上成功。
只是他沒想到自己先是一頭撞上了漢人主力,然後又被人追殺一二百里,最終不得不分成小股逃竄才逃出生天。
如今又不但“收成”不好,而且損兵折將,族內失了不少丁壯,元氣大傷。
這一次回去莫說什麼統合諸部,恐怕這冬天都難熬了,搞不好還要餓死不少人。
正在他思量之時,隊伍已經進入了清水河谷。
和大多數人的認知不同,遊牧民族和秋天入寇的時候,一般喜歡沿著河谷行動。
一則因為河谷常常是農耕民族耕作之地,便於劫掠。
二則遊牧民族缺乏後勤輜重,需要沿途河谷茂盛的水草來餵養戰馬。
這清水谷便是套虜入侵是常用路線。
其實陝西喚作清水河的河流至少有三條。
最大的一條發源於六盤山附近,經固原向北,在寧夏中衛附近匯入黃河。
其次就是如今這一條和谷府縣的一條河流。
並且湊巧的是這兩條清水河畔皆建有堡壘,一應稱之為“清水堡”。
拜桑忽爾諾延對如今這個清水堡很熟悉,他之前曾經帶著部落的戰馬、牛羊,拿來和漢人交換鐵器、茶葉。
他早探得此地堡壘城周不過二里,內駐守士卒一百二十人,根本無法阻攔自己“出牆”。
正當他為此次損失慘重而懊惱之時,不意一聲炮響,清水河谷兩側突然出現了大量的漢人騎兵。
伏兵?拜桑忽爾諾延一愣,隨即不由大駭。
他連忙高聲喊道:“有埋伏,快,快驅趕牲畜女子,擾亂敵人,大家伺機而逃!”
到底是怎麼回事?本來他以為漢地換了主人,邊疆防禦要混亂一段時間,如今怎麼反倒比大明防的還緊?
“殺!”張順早一聲令下,義軍騎兵便衝殺了過去。
原來那一日張順聽了高關索之詞以後,料定套虜認為陝西之地新舊交替,定然麻痺大意。
所以他一邊傳令陳長梃、曹文詔、王定等人繼續圍剿四散的套寇,一邊早率領麾下兩千騎兵埋伏在清水河谷。
如今等了三四天,張順身上被蚊子叮了七八個包,終於等到了套虜打此地經過。
那拜桑忽爾諾延當初手底下萬餘騎就不是張順對手,如今身邊只剩千餘騎,更是一觸即潰。
只是臨戰之前,拜桑忽爾諾延驅趕了擄來的女子牲畜,給義軍造成了一定的混亂。
有個女子見雙方正在混戰,拔腿就要往外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