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張順為耀州知州宋企郊推薦了“一隻耳”擔任吏目以後,宋企郊便欲告退。

他不由施了一禮道:“下官有孝在身,素不能奉陪,還請秦王勿怪。”

如今宋企郊雖然被義軍奪情,仍然需要素服辦公,不能參加吉禮,所以一會兒為張順的接風宴他就不能參加了。

“宋知州莫急,一會兒宴會先讓他們參與便是,我有些事情想向你諮詢一下。”張順不由扯著他來到偏房道。

“耀州地位非同一般,不知此地有何難處,又有何特產?”張順心道:我來了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考察民情,如何什麼都沒有,那我也不能在這裡浪費時間了。

那宋企郊還道張順嫌棄自己失禮,藉故索要禮物,他不由沉吟了片刻道:“由此往北二十里,有一處喚作黃堡鎮,自唐代以來專產瓷器,久負盛名,號曰:耀州窯。”

“秦王若感興趣,臣明日便陪你走一遭!”

“耀州窯?”張順聞言一愣,沒想到陝西還有產窯之地。

“耀州產瓷器,據聞曾為天下六大窯之一。如今雖然景德瓷名滿天下,耀州窯依舊不倒,陝西人皆樂用之!”紅娘子本是米脂人,對這耀州窯也頗有耳聞,不由插話解釋道。

“成,那你明天陪我走一遭!”看樣子規模不小啊,張順心道,反正正好要北上延安,不如順道看一看。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宋企郊便牽著一匹瘦馬前來和張順一干人等匯合。

張順見了皺了皺眉頭,對王錦衣道:“一會兒把備用馬給他挑一匹,順便讓‘一隻耳’也跟過來。”

“這附近多山,又有賊人出沒。等他回來的時候,真有個萬一,豈不是白白丟了性命?”

隨即眾人吃罷早飯,便一路向北趕去。

二十里對一眾騎兵來說,不過一兩個時辰的功夫就趕到了。

這黃堡鎮地處渭河沖積、洪積平原與關中北部土石山區過渡的黃土臺塬區。

漆水河縱穿其間,形成了東、西臺塬,中部川道的地形格局。

由於長期的流水切割,完整的塬面被切割成破碎的傾斜臺塬,裸露了大片大片的黃土出來。

“水土流失!”張順皺了皺眉頭,一個詞從腦海裡蹦了出來。

不過這世道還是以活命為第一要務,張順只好按捺下心思,和眾人一起走近黃堡鎮。

剛到黃堡鎮附近,張順就遠遠望見大大小小的窯爐,不一而足,羅列在道路兩旁。

等眾人走到跟前,只見有的在外面用石臼和碾盤在研磨原料,有的在藉著學徒拉軲轆之力,正在拉胚。

還有的在窯洞裡面正在給胚胎上釉。

窯洞外面擺著大大小小上百件各色瓷器,有盞、有碗、有瓶、有杯、有壺、有盤,還有一干日常用具。

張順順手拿起一個碟子來,問道:“師傅,這個怎麼賣?”

正在拉胚的老師傅,見張順發問,連忙放下手中的夥計,在圍巾上擦了擦手道:“貴人說笑了,若是要,只管拿去!”

開玩笑,一看這人衣著光鮮,又有許多人攜刀帶銃,幾文錢的玩意兒哪敢要價?

“秦王殿下,這些都不值錢!”宋企郊見狀不由笑道,“你且隨我來,這裡有一次老窯,保證能讓你滿意!”

眼看這麼多人,自己套不出什麼話來,張順使了個眼色,讓王錦衣派幾個人逛一逛,自個便跟著宋企郊走了。

“這耀州窯以黃堡鎮最為出名,號稱‘十里窯場’。這些年附近的陳爐鎮、立地、玉華村、上店村也各有所長,延綿數十里。”

“這耀州窯先前最出名的乃是青瓷,時至今日,則以白地黑話瓷最為出名。”

“秦王殿下,您小心點,這裡就到了!”那耀州知州宋企郊一邊解釋,一邊試圖攙扶這張順走近一處窯洞。

“不必了!”張順年力壯,又有幾分功夫,哪裡用他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