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張順還因為自己佔據了陝西三邊四鎮,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一時間躊躇滿志,結果幕僚長洪承疇一通“大明馬政故事”,把張順徹底打醒了。

這天下不會因為換個太陽就能風調雨順,這陝西也不會因為換個新“頭目”就能國泰民安。

誰也擋不住他們損公肥私,誰也擋不住他們貪得無厭。

是腫瘤就要及時做手術切除,萬萬不能等到晚期,只能躺那等死。

“我要巡狩!”等送走洪承疇以後,張順不由冷著臉對馬英娘道。

《孟子·梁惠王下》: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什麼守?”馬英娘一愣,隨即反應過來道,“你要離開西安?”

“不行,這太危險了!”

雖然說在張順一番眼花繚亂的操作之下,義軍暫時以西安府為核心,以延綏為側翼,穩固了陝西的形勢。

但是,實際上還有很多大明官僚士紳隱藏在暗地裡,隨時準備反撲。

此時,對張順來說,什麼都不做,只需要待在西安城秦王府每天處理處理公務,玩一玩女人就是最大的稱職。

但是,張順要是稱職就不會有今天的舜王了。

他當初就應該勤勤懇懇做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夫;

或者應該戰戰兢兢為了李百戶的糧食死而後已;

或者做一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盡顯最後瘋狂的流寇。

然而以上職業他都不稱職,所以也別指望他現在就能老老實實的稱職。

好巧不巧,有史記載的最早巡狩出自《尚書·舜典》,其雲:“虞舜歲二月,東巡守至於岱宗。”

當天下午,剛巧“混天星”張天琳又傳來訊息,彙報擊退來犯官兵。

張天琳當然不知道對面的將領叫甘良臣,但是並不妨礙他該怎麼打就怎麼打。

那甘良臣也稱得上一員良將,突襲大散關一舉成功,隨即猛攻寶雞城。

然後駐守寶雞城的卻是綽號“夜不收”的王文耀。

這王文耀和李自成、拓養坤一般,皆出自“不沾泥”張存孟麾下“老八隊”。

其中拓養坤是四隊首領,王文耀是七隊首領,而李自成是八隊首領。

自古有叫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

據聞這王文耀本就是延綏鎮夜不收出身,為人更是機警。

多年的流亡生活,讓他如同神經質一般,時不時就會產生被人襲擊的錯覺,所以王文耀喜歡不定時檢查崗哨是否有懈怠之事。

這固然搞得輪值士卒苦不堪言,但是相應的在甘良臣突襲寶雞的時候,起到了及時預警的作用。

偷襲不成的甘良臣只好改為硬攻,然而王文耀又不是不知兵的菜雞,寶雞城哪會輕易被他攻克?

等到駐守鳳翔的張天琳得到訊息來援,那甘良臣與戰不利,便只好退回陳倉道之中。

張天琳便帶兵追了進去,只是因為裡面山高谷深,生怕中了埋伏。

等到他入谷十餘里,不見官兵蹤跡,不得已而退。

至此關南兵備副使樊一蘅的進攻完全被擊退,而他自己的噩夢卻即將到來。

眼見最後一個讓他牽腸掛肚的的事情塵埃落定,張順終於下定了“巡狩”的決心。

“什麼?我不同意!”紅娘子聞言第一個反對到。

如果說張順準備出征作戰她自無話可說,如今好端端的平穩了下來,做什麼勞什子“巡狩”,她是萬萬不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