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騎兵,首先要有馬。

連大明開國太祖朱元璋都說過:“昔人問國之富,即數馬以對者何?”

“蓋事在戎。其戎始軒轅,其馬載甲士,代涉勞,備邊御辱,足折衝,斯力之大,斯功之美,可不愛育乎?”

“所以古人先馬而錢糧,故數馬以對。馬之功不但備戎事耳,若使君有道,則馬之力牽犁耜駕糞車,闢土沃田,其利甚焉,所以古重之者為此也!”

啥意思?就是說先前的人問一個國家的財富,先算一算擁有戰馬有多少匹。

所以,張順決定建立騎兵以後,便向洪承疇問道:“敢問甘陝戰馬幾何?”

“明之馬政始於洪武,成於永樂,其先後設陝西、甘陝行太僕寺,最盛之時設六監二十四苑。”洪承疇聞言不由從頭講述道。

“其中上苑牧馬一萬匹,中苑牧馬七千匹,下苑牧馬四千匹。分別設恩軍、隊軍牧養。”

張順一聽頓時口水都下來了,這莫不是有十幾萬戰馬?

目前他麾下也就十餘萬士卒,不說一人分得一馬,但就組織十萬精騎,天下又有何人能擋?

“及弘治年間,馬政大壞,只剩二監六苑,原草場一十三萬三千七百餘頃,只剩六萬六千八百餘頃。”洪承疇又繼續道。

“後經名臣楊一清整治,陝西行太僕寺下轄長樂、靈武二監,共督七苑馬場,常牧戰馬三萬三千五百匹。”

“一共三萬三千五百匹?”張順不由一愣。

“對,一共三萬三千五百匹!”洪承疇肯定的道。

妮瑪,張順眼睛都綠了。

原來二十四苑馬場,按照中位數七千匹計算,尚且有十六萬匹戰馬,結果現在連零頭都沒有了?

“至正德初,清點陝西諸苑馬寺共馬並駒一十一萬八千餘匹。及正德十年,只剩馬、駒及種馬一萬一千六百餘匹。”

“及嘉靖初,官馬已不足用,不得不發太僕寺銀買馬。時置靈州大小鹽池及花馬池鹽池,‘不勞人力,水澤之中雨水少,因風則自然而生矣’,‘為利甚博,取之無窮’,遂輔之以茶鹽易馬。”

“故而嘉靖十四年,三邊固原鎮全用騎兵。及至隆慶五年,馬政大壞,陝西行太僕寺戰馬攏共不足八千匹矣!”

隨著洪承疇的述說,張順的心情也跟著七上八下,聽到最後實在聽不下去了,他不由打斷道:“舊事暫且不提,你就說現在還能收攏出來多少戰馬吧?”

“估計......估計不足一......一營之數!”洪承疇不由吞吞吐吐道。

張順聞言不由兩眼一黑,差點背過氣去。

這妮瑪,大明開國之初僅陝西之地便能養馬十六七萬,難怪能追逐漠北,五伐蒙古。

現在官營馬場特麼連一營騎兵都組建不起來,難怪你們能讓李自成、張獻忠和羅汝才等義軍縱橫北方四省數千裡,無人能制。

感情戰馬都被你們霍霍完了,兩條腿當然跑不過人家四條腿!

其實張順不知,這還多虧他這一次來早了。要是真等到崇禎十四年攻入陝西,就會出現以下奇景:

“陝西七監原牧丁一萬六千餘,至今不滿三千。黑水苑原有馬七百五十二匹,今剩七匹;開城苑原有一千零九十二,今剩二十六匹。”

以至於整個陝西的七處養馬苑,不過剩餘百餘匹而已。

張順皺了皺眉頭,半晌才道:“原本請先生為我推舉人才,恢復西安府秩序,如今此事已大體完畢,不知可否請先生為我重整鹽馬二務,恢復昔日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