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仁者無敵(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順這一問問的好,當場就把“關西夫子”祝萬齡問住了。
這倒不是祝萬齡不會回答張順這個問題,而是他到底要不要回答張順的問題。
“關西夫子”祝萬齡作為西北文壇領袖,他見到張順第一句話就表面了自己不合作的態度。
但是,張順卻既不勸他出仕,也不表面立場,反而問出來一個如何治理陝西的問題,這可把祝萬齡難住了。
答,或者不答,這是一個立場問題。
要是答了張順的問題,那自然算是預設了張順的“勾搭”,於自己立場不符、名聲不利。
要是不答張順的問題,自己固然獨善其身了,但是陝西萬餘士紳和千萬百姓怎麼辦?
難道就坐視他們被“順賊”這般禍害不成?
這又與他多年以來讀聖賢書所受到教導不同。
祝萬齡老師亦曾馮從吾在《諭俗》中講道:“千講萬講不過要大家做好人,存好心,行好事,三句盡之矣!”
他受老師教導多年,豈有坐視不理之理?
而他背後正是“允執堂”,取自《中庸》“允執厥中”之典。
罷了,罷了,連孔聖人都說“有教無類”。
雖然他是個賊,我若是一言能活千萬人,也算得上對得起古聖先賢的教導了。
想到此處,“關西夫子”祝萬齡不由拱了拱手道:“不嗜殺人者能一之,親民愛物者能治之!”
“哦?”張順一聽,心想這人話中有話啊,不由笑道,“張某願聞其詳!”
咦?祝萬齡不由驚奇的看了張順一眼,不由施了一禮道:“舜王請進屋坐,請讓祝某為你細細言之。”
“好,那就有勞先生了!”張順一副乖寶寶模樣,點了點頭道。
“請!”
“哎,您請,您請,學生不敢為先生先!”張順一副尊師重道模樣。
結果兩人客套了好半晌,最終張順憑藉著年輕力壯,楞是先把祝萬齡推進了門內。
祝萬齡揉了揉發酸的胳膊,哪怕以他的良好涵養,也不由哭笑不得。
你這傢伙,到底是知禮還是不知禮?
你說他知禮吧,直接給你玩硬的;你說他不知禮吧,他還知道尊師重道!
好容易兩人分定主客坐了,祝萬齡喊來老僕端上了一壺茶水。
“哎,折壽了,折壽了!”張順一看這老僕鬚髮皆白、年過六旬,哪裡受用的起?
他連忙站起來誠惶誠恐的接過茶壺道:“有勞老先生,有勞老先生!”
哎呦?祝萬齡與那老者不由對視一眼,心裡不由對張順又生出三分好感來。
張順親自給祝萬齡滿上,然後又倒了兩盞,一杯遞給了王奇瑛,另一杯則留作自用。
“請恕老夫眼拙,這位是......”祝萬齡見面前之人雖然身著鎧甲,卻明顯是個女子,不由奇怪的看了張順一眼後問道。
“這是賤內,你喊她王氏就成!”張順倒不見外道。
“哈哈,兩位真是伉儷情深啊!先前外面還傳說舜王好色成性,無女不歡,如今看來真是‘三人成虎’啊”祝萬齡不由笑道。
呵呵,王奇瑛撇了撇嘴,心道:您說對了,他就是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