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尋訪賢才(第1/2頁)
章節報錯
孫傳庭在河對面忙的熱火朝天,張順在西安也沒敢閒著。
首先,“秦王科舉”結果出爐,張順親點醴泉縣人王九牧為狀元,並試授咸陽知縣一職。
其次,汪喬年在大肆辦理“刺秦王案”之餘,還特意給張順推薦了幾個人才。
第一個便是汪喬年的“獄友”,原巡按陝西監察御史錢守廉。
這人名字張順聽了都叫好,事實上此人也正人如其名,清廉且忠於職守,官聲甚好,而且他的官職也非常有意思。
明代設都察院,通掌彈劾及建言,設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僉都御史。
又設十三道監察御史,為正七品官,分割槽掌管監察,稱為“巡按御史”,也就是俗稱的“八府巡按”。
巡按御史被稱為“代天子巡狩”,位卑而權重,是以“以小制大、以卑臨尊”的原則建立起來的監察體系主要實施者。
這錢守廉到達陝西以後,風雨無阻,澄清地方吏治,上報功績等職,令陝西官場不由為之一肅。
結果等地義軍打進來以後,這錢守廉避之不及,便被義軍活捉了扔進大牢。
本來張順準備一紙文書將他招過來,汪喬年不由勸阻道:“此人性子耿直,非一般士子所比。”
“若是舜王能收此人之心,於陝西吏治一處大有用處。”
張順一聽,還真是。這人原本是巡按陝西,對此地弊病、官風民情知之甚深,若想治陝,少不得像這樣人的輔助。
於是,他顧不得腿傷,便在王奇瑛架著之下,一瘸一拐的前往大牢探視錢守廉。
當張順走進大牢的時候,錢守廉正躺在監獄裡悠閒自在。
張順不由笑道:“我卻是來遲了,不意讓先生多遭罪了幾日。”
“你誰呀?”錢守廉白了他一眼,翻過身去,用後背對著了他。
“你......”王奇瑛見狀不由大怒,自家夫婿腿傷未愈前來看他,他倒是擱這裝大爺呢。
“哎,不妨事,不妨事!”張順連忙拉住她,笑道,“我乃舜王,想請閣下出山巡察不法,不知可乎?”
“順賊?不去,不去!”錢守廉頭也不回道。
“好個賊人,膽敢辱及秦王!”王奇瑛哪裡忍得住,聞言便要抽出腰間的鐵鐧就要開啟牢門進去,給他腦袋開個花。
“別......別這樣......啊!”
“好,好,我聽話,你沒事吧,舜王!”
“還好,一會兒再重新包紮一下吧!”
......
那錢守廉本來坐以待斃,結果半響沒有動靜,反倒傳來莫名其妙的對話。
他不由奇怪的扭過頭一看,只見張順右邊半條腿被鮮血浸溼了一大半,頓時嚇了一跳。
他不由下意識問道:“舜......舜王,您這是......”
“舜王早上為賊人所刺,傷及腿部。本來我勸他今天安心養傷,他卻說他等得,陝西百姓卻等不得!若是能延請先生巡察不法,不知有多少百姓會為此得救......”王奇瑛一邊小心翼翼的給張順包紮著,一邊淚眼婆娑的應道。
“啊?舜王,你這......”錢守廉聞言不由感慨道,“若天下禮賢下士如舜王者,錢某豈不效死哉!”
於是,他便連忙站起來,對張順拜了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