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多爾袞率軍南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原來當初張順的回信到了皇太極手中以後,把皇太極看的又好氣又好笑。
當初,從其他義軍首領回信之中,多少能看出這些人有囂張自大的,有愚昧魯莽的,還有奸詐陰險的。
但是所有人,卻沒有一個像他這樣能夠完美切合諸貝勒對“流寇”頭目想象。
自大、好色、愚蠢,而又流露出一股子坐井觀天的小家子氣。
金國汗皇太極和諸貝勒日常事務繁雜,又要勾心鬥角,哪裡有閒心瞭解他這麼一個“小角色”?
於是,眾人將書信傳看了一遍,當作一個笑話,哈哈一笑了之。
只是多爾袞和嶽託兩人如何也沒想到,這突然之間這“關內”全變樣了。
原來聲名赫赫的什麼“紫金梁”王自用、“闖王”高迎祥全都兵敗身死。
而被汗王及諸貝勒看好的“闖將”李自成、“過天星”張天琳等也幾乎都寂寂無名。
反倒讓當初這個“宵小之輩”成了坐擁河洛,覷視陝西的“巨寇”。
應該去親自見見他了!多爾袞不由想到。
這時代和前世諮詢發達的社會不同,情報能力極度落後。
哪怕以對山西、河北、山東等地滲透成篩子一般的後金情報系統來說,照樣有很多的失誤和荒謬。
所以對他們這些實際決策人來說,去前線獲取寶貴的一手資料,比什麼都重要。
後世大名鼎鼎的“李自成身死九宮山”,就是的將領親自深入一線查探地形,以期獲得全面的資料,結果不幸遇害身亡的例子之一。
多爾袞作為金國汗洪太賜號“墨爾根戴青”之人,野心勃勃,素來主張“以徵明為先”戰略。
故而“關內”略有風吹草動,他恨不得立即就探查個一清二楚。
這一次貿然冒出來個“舜王”,在“關內”攻城略地,連破官兵,給多爾袞造成了極大的危機感。
自古能爭奪天下者,無不依託大量的人口、軍隊、糧食和軍械。
而後金地處遼東一隅,雖然東征西討,軍功赫赫,然而丁口不過百萬之數,兵馬不過十萬之眾。
若是果讓那“順賊”在陝西站穩了腳跟,其地戶籍不下四十萬,丁口逾四百萬,四倍於後金,不啻於心腹大患,故而由不得多爾袞不心急如焚。
後金作為一個殿下的軍事部族政權,雖然制度粗疏,但是卻行動迅速。
等到多爾袞和嶽託兩人商議完畢南下之事以後,他便很快率領一個固山的女真兵,並在數千襖兒都司的附庸兵充當嚮導的情況下,一路渡過黃河,南下而去。
歸化城距離榆林城不過七百餘里,在女真和蒙古附庸兵人人皆有馬匹的情況下,不過七八日便趕到了榆林鎮城外。
而榆林附近的兵也反映很快,當他們察覺到後金兵到來的時候,很快就趕來了一兩萬多人與多爾袞等人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