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河在唐縣以北和支流泌水相匯,然後經唐縣縣城西北,最終在湖廣境內匯入淯水。

而那新野城正夾在湍水和淯水之中,“掃地王”張一川退出新野城以後,本待撤回南陽。

不意得知湖廣巡撫又率領大軍圍了唐縣,他尋思:自從俺跟了舜王,寸功未立,又丟了新野,交代不得。

既然如此,我何必尋了“爭世王”劉希堯,一同前往救援任繼榮,也算得上將功補過。

那“爭世王”劉希堯和“掃地王”張一川一般,同樣出自於義軍系統,頗有幾分薄面。

劉希堯也知湖廣巡撫熊文燦來者不善,他先攻新野,再圖唐縣,下一步肯定就要輪到自己鄧州了。

與其如此,何不先下手為強,強似等到被官兵來攻。

想到此處,劉希堯只留守五百士卒守城,其他人馬便一併帶了和“掃地王”張一川合兵一處,就要前往唐縣支援任繼榮。

只是從新野往東前往唐縣,需要先後渡過淯水和沘水兩支河流。

“掃地王”張一川和“爭世王”劉希堯倒也沒當回事兒,只是派遣騎兵沿河尋找船隻、橋樑渡河。

只是連尋了數日,發現許多橋樑和船隻竟然被焚燬,兩人這才感覺到不對勁。

好容易尋了一處水淺之處,還未來得及涉水,突然只見河面上出現了十幾只大船。

這些船隻皆安置了火炮,見到義軍趕來頓時一陣銃炮打了過來。

張一川和劉希堯倒嚇了一跳,連忙命令士卒列陣,又支起火炮進行還擊。

奈何他們手底下這兩營人馬裝備的火炮質量、數量都不甚好,炮兵水準又不高,且以靜打動,哪裡打的過?

除了劉希堯手底下的有部分順營的老底子,偶然擊中了兩條船以外,其他火炮皆徒勞無功。

隨即官兵水師主力趕到,戰又不戰,打又不打,只是阻斷河流,不讓義軍渡河。

任憑那張一川和劉希堯如何暴跳如雷,也無可奈何。

而此時湖廣巡撫熊文燦正下令士卒用紅夷大炮猛轟唐縣城牆,打的城頭上碟牌、女牆磚石紛飛,義軍難以立足。

等到防禦設施損毀的差不多了,官兵這才架起工程器械,發起猛攻。

任繼榮不由氣得破口大罵:“直娘賊,以往都是義軍以火炮力壓官兵,沒想到還有一天義軍反倒被官兵的火炮壓制!”

雙方在城頭苦戰了三天,終究因為敵我力量懸殊,任繼榮不得不退往唐縣以西的泌陽。

而湖廣巡撫熊文燦解決又調遣水師,走水路奇襲鄧州。

“爭世王”劉希堯留守的五百士卒見官兵神兵天降,頓時大為驚恐,或逃或降,遂又失了鄧州城。

至此,“爭世王“劉希堯、“掃地王”張一川和任繼榮三人連戰連敗,無立足之處,不得已只得退回到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