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熊文燦水陸並進(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慎言和呂維祺、劉成等人已經覺得南陽形勢十分嚴峻,可是實際情況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嚴峻。
無論是“爭世王”劉希堯還是任繼榮兩人,用盡一切手段,都無法守住鄧州和唐縣兩處城池。
原來這湖廣巡撫熊文燦雖無十分的本事,倒也頗有才幹。
在其任職福建巡撫期間,不但招降了巨寇鄭芝龍,剿平了海寇,還深受西洋軍事裝備、戰術影響。
他所建立隊伍與張順麾下頗為相近,都是選擇了很典型的“中西醫結合”方案。
只不過由於北方明軍戰鬥力更為強悍,機動性更為多變,張順根據前世知識,編組了一支努力尋找機動和火力平衡點的軍隊。
而湖廣巡撫熊文燦則根據南方地形和氣候特點,編制了一支以步卒和火力優先的軍隊。
本來熊文燦這支軍隊最大的問題是機動性不太好,但也被尤世威和張外嘉的五千關門鐵騎以及沿白河行進的水師所規避。
那蕭擒虎所領士卒雖然是大名鼎鼎的“毛葫蘆”,但是依舊以弓矢和刀矛為主要武器的山地特色部隊。
這支隊伍無論裝備的鎧甲還是火器,都遠低於義軍平均水準,更不用說和大量採用“西法”的熊文燦新軍相比了。
在熊文燦標營之中,除卻各式火銃以外,還攜帶有大小紅夷大炮八十八門,火力遠超一般明軍。
更有二十餘門乃是兩千斤的紅夷大炮,火力兇狠,專門用來攻城。
本來當初張順設計的防守體系節點分別以新野、鄧州、唐縣和南陽四城為依託。
其中新野、鄧州和唐縣成犄角之勢,攻此則救彼,攻彼則救此,又有猛將蕭擒虎坐鎮南陽,本當萬無一失。
哪裡想到熊文燦先奇襲了新野以後,前出南陽,試圖一鼓作氣拿下南陽城。
結果為蕭擒虎所阻以後,他又回師新野,全力攻打任繼榮駐守的唐縣。
退居野外的“掃地王”張一川和鄧州的“爭世王”劉希堯二人連忙領兵來救,卻遭遇到官兵水師阻攔,無法輕易渡河。
原來眾義軍多馳騁於北方四省一京之地,對平原和山地戰頗為熟悉,而對河水在軍事上的應用卻瞭解很少。
而湖廣巡撫熊文燦擔任福建巡撫多年,又招撫芝龍,征討海賊李魁奇、劉香等人,徹底平等了東南沿海的海寇,所以他對水師的運用十分熟悉。
“水以舟楫相通,以絕旱路!”湖廣巡撫熊文燦不由得意的笑道,“故而南船北馬,乃自然之理。”
“彼賊子但以陸地逞兇,未識我舟楫之力,焉得勝耶?”
原來這南陽城外正好有一條河流喚作淯水,後世又稱作白河。
這淯水正好流經南陽城、新野,最後匯於襄陽的漢水。
湖廣巡撫熊文燦就是利於該河,先是多番騷擾新野,等到“掃地王”張一川麻痺大意以後,突然用水師運兵至新野城下,一舉奪得了此城。
而除卻淯水主幹以外,淯水河還有兩條支流頗利行船,一條喚作湍水,一條喚作沘水。
其中湍水在淯水以西,先後流經內鄉和鄧州,最終於河南湖廣交界處匯入淯水。
而沘水後世稱為唐河,從南向北流經淯水以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