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陝西總兵官左光先率領騎兵出現在戰場上的時候,張順也不由吃了一驚。

官兵正如張順所料那般,出現在義軍的左側,也即是華陰城的南面,靠近華山方向一側。

由於華陰城地形右山左水,右高左低。從華山山麓向北至渭河沿岸,地勢呈逐漸降低趨勢。

那左光先率領騎兵佔據靠近華山一側,自然是為了利用該地地勢較高的地形,借勢向義軍軍陣進行疾突。

這些都在張順的預料之內,但是他沒預料到的是趕來的官兵騎兵竟然這麼多。

原本張順以為趕來救援的官兵能有三千之數,就算那左光先好本事。

兵法曰: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

華州至華陰七十里,前來支援的官兵有一半能按時趕到就不錯了。

而左光先麾下總共萬餘人,扣除掉華陰兩千人,再留守兩千駐守華州,那麼左光先能夠動用的也只有六千人。

去除掉一路上掉隊計程車卒,估計官兵也就有三千人到達。

然而,由於左光先麾下騎兵眾多的緣故,這一次為了儘快支援華陰,一共出動了五千騎,打張順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張順也不算吃素的。自從發現左光先騎兵動向以後,他便決定先前推進戰線,壓迫華陰城,逼迫左光先在官兵疲憊的情況下和義軍決戰。

左光先如何不知張順打算?他遠道而來,若是避戰,豈不是讓城上早就人心惶惶計程車卒更加惶恐不安?

如果遊擊將軍趙光遠一個堅持不住,當面降了“順賊”,那他左光先還有何面目率領這萬餘人馬?

須知自從大明出現督撫制度以後,總兵指揮權幾近於無。除了前兩年,宿將曹文詔迴光返照,曾經擔任過“督諸將”的差遣以外,再也沒有武將有這種待遇了。

他左光先之所能能夠率領這萬餘人馬,除了五省總督洪承疇以外被俘以外,還有陝西巡撫甘學闊不知兵,新任三邊總督梁廷棟而全力戒備後金兵馬,才有他出頭之日。

若非事急從權,這陝西總兵左光先本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他若是再讓義軍當面取了華陰城,會有什麼後果,左光先想一想就不寒而慄。

“出擊!壓迫賊人左翼!”左光先皺了皺眉頭,便大聲下令道。

不多時,官兵分出千餘騎,藉助地勢優勢馳騁起來。

“呵!”張順見狀,不屑道:“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官兵已經是強弩之末,又有何懼哉?”

高桂英聞言,頓時連忙複述道:“官兵已是強弩之末,又有何懼哉!”

其他將領聞言一愣,頓時連忙下令,讓士卒齊聲吶喊。

其實齊聲吶喊也非易事,好在義軍多次藉此提升士氣。所以早就挑選了一部分士卒,教以吶喊之法。

一人呼,而百人隨。百人呼而千人隨。如是再三,呼聲頓時集聚一次,聲震於天,更是藉助華山之力,聲音滾股,迴音不斷,如同九天號令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