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正面摧鋒(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快,快點!不要愛惜馬力,損失的戰馬由本將軍向朝廷請恤!”左光先一邊使命的鞭打著身下的坐騎,一邊高聲嘶喊著,督促麾下騎兵加快行軍速度。
華州距華陰七十里,剛好是騎兵一天的正常行軍距離。
自從當初五省總督洪承疇敗於張順之手,被義軍追殺幾十裡以後。
那兩條腿的終究跑不過四條腿的,所以其實敗退的潼關的官兵多是馬軍。
只是當初官兵憑藉潼關天險,馬軍無用武之地,所以沒有顯現出來。
而等到潼關陷落,陝西總兵官左光先敗走華陰、華州,其麾下騎兵的威力就顯現了出來。
這也是為何官兵一敗再敗,仍然能阻攔陳長梃、李牟不能寸進的主要原因。
因為只要遊擊將軍趙光遠能夠抵擋一個白天,當晚陝西總兵官左光先就能夠攜帶五千騎兵前來支援。
而當時陳長梃和李牟二營不過六千人馬,曹文詔和王紹禹兩營又得駐守潼關,謹防山西官兵偷渡風陵渡。
人手不足,陳長梃吃過左光先騎兵的虧以後,又生怕失了萬斤紅夷大炮“擎天大將軍”。
只能以“黃金炮”、“野戰炮”作為攻城主力。而且還要分出一部分人手,防止左光先的突襲,所以才面對小城華陰,無能為力。
左光先對自己這一手以堅城進行防守,騎兵押後支援的手法也頗為得意。
原本他以為,不耗費數月之功,義軍根本無法奈何自己。而等到數月之後,後金兵退,官兵自然能夠合力,擊敗當面之敵。
剛開始,事情正如他所料那般,義軍一時半會兒無法奈何那華陰縣城。
而等自己騎兵一到,義軍就不得不撤回潼關。而官兵則可用趁機修補損壞的城池,以待義軍的下次進攻。
只是他萬萬沒想到,剛剛阻擋賊人十餘天,今天早上他突然接到烽火示警,得到了“賊人集聚大量人馬,攻城甚急,華陰城搖搖欲墜”的情報。
原來左光先退據華陰、華州,定下“以堅城疲敵,以騎兵激突”的方案以後,特意命令士卒在兩者之間建立了簡易的烽火臺。
這些所謂的烽火臺,其實就是一個用石頭、土塊堆成的簡易火堆。
每十里設定一個,華陰到華州之間只需設定五個足以。一旦有警,這點燃乾溼柴火,冒出滾滾狼煙,以傳遞訊息。
這些烽火臺所能傳遞的資訊有限,陝西總兵官左光先就和遊擊將軍趙光遠約定:如果有警則點燃一道狼煙;如果遭到賊人進攻就點燃兩道狼煙;而如果形勢危機,則同時點燃三道狼煙。
而這一次,他一大早就接到了三道狼煙的警訊。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要麼趙光遠遭遇到數倍敵人的圍攻,要麼出現了什麼意外,危在旦夕。
左光先一邊急切的往華陰城趕去,一邊心裡有幾分懊惱。
當初官兵突然遭到義軍李牟從禁溝的襲擊,前後夾擊之下,不得已退出潼關。
只是由於官兵一敗再敗,士氣低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潰逃。
為了約束士卒,陝西總兵官左光先花費了很大的力氣。只是如此一來,耽擱了不少時間,就沒有能夠及時在華陰城以南的華山附近建立山寨,與其呈掎角之勢。
若是真能如此,恐怕張順親來,也不可能這麼快就置華陰城於險地。
只是世上沒有後悔藥可吃,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現在任憑左光先再如何懊惱也終究無濟於事。
官兵又疾馳了不知多久,突然有先鋒派遣信使斥候,前來請示道:“稟報將軍,大軍已經到達最後一處狼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