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萬斤紅夷大炮(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事兒又不怪你,你擔心個什麼?”張順一邊勸慰他,一邊抓了件香色飛魚服套在了身上。
這時代流行的道袍、直裰、官袍之類的衣服,穿起來倒是很舒服,就是不太方便行動。
而如今張順又是有身份的人了,也不能向以前那樣穿一身短褐,只好選擇較為方便行走的飛魚服作為常服。
還真別說,張順身材高大,骨架又寬,穿著看起來確實是威風凜凜,文武兼備。
不多時,穿著好了,高桂英又挑了一定玄色的唐巾,給他戴上,這才施施然出了房間,喊上悟空等護衛一同前往冶煉處去了。
到了地方,試做鐵件尚未開模。張都督便當著張順的面,命工匠逐個砸開了,讓張順一一檢視。
還真別說,用沙模澆築的鐵件都表面光滑,孔洞麻點幾乎不見;而以泥模澆築的鐵件,大多坑坑窪窪,不堪入目。
至於泥沙混合範模澆築的結果,其規律基本上是泥愈多,沙愈少,則鑄件越粗糙不堪。
既然外觀沒有太大問題,張順便下令道:“找個掄大錘的過來,給我使勁砸幾下看看,測一測鑄件效能如何!”
原本這些物件要測試抗拉強度才是,只是為了驗證泥範、沙範的不同,這一次所澆鑄鑄件,皆以大塊為主,以這個時代的簡陋工具,實在無法測試。
張順乾脆便採取破壞性實驗,以驗證這些鐵件的耐衝擊力效能如何。
張都督連忙喊來了兩個壯漢,一人提溜個大鐵錘,按照張順的要求,“咣咣”幾錘砸了下去。張順伸頭一看,只見有的毫無損傷,有的破損了邊邊角角,甚至有一塊直接被砸開了。
“行了!”張順察看了半天,伸手指著其中兩個模具位置道,“這兩個不錯,泥砂比例如何?”
張都督一看,連忙應道:“一個是泥一斤則用砂一十九斤,另一個是泥一斤則用砂九斤!”
“哦,就是黏土佔比百分之五和百分之十呀!”張順點了點頭道,“這兩個不錯。”
“不但澆鑄出來的鑄件表面光潔,錘擊不碎,其模具形狀穩固,立而不碎,正堪使用。”
張都督眼睛又不瞎,自然也持同樣看法。
於是,他便請示道:“既然如此,不如就取其中數,製作砂模,再行試鑄火炮?”
“可!”張順點了點頭。這一次砂模試鑄的效果很好,解決了原來泥模的很多缺陷,料想定然能夠大大提升紅夷大炮的鑄造成功率。
張都督一看張順同意了,多日的憋屈一掃而光。
他不由興致勃勃道安排人手,前往河邊撈取沙子。
萬幸這潼關、閿鄉正在滾滾黃河南岸。而這黃河本就號稱“一碗水半碗沙”,盛產沙子。
義軍所鑄造萬斤紅夷大炮,光炮體就有一兩尺粗細,丈餘長短,自然所需細沙數量也是驚人。
如不盡快準備,恐怕成炮之日又不知到哪個猴年馬月去了。
本來這事兒也就這麼成了,誰知張順嘴賤,又問了一句道:“不知這萬斤紅夷大炮形制如何?”
。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