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盤點得失(第1/2頁)
章節報錯
戰爭是智慧、裝備和組織度的較量,同時也是意志的較量。
雙方酣戰至深夜,就差那麼一口氣兒。
若是西風壓倒東風,義軍只得乖乖的退出戰場,一天的戰果全部歸零;
若是東風壓倒西風,便能一鼓作氣,擊敗同樣已經到了極限的官兵。
但是,義軍同樣也到了體力、士氣的極限。若是強行驅趕進攻,一個不小心出現炸營之事也不是不可能。
怎麼辦?只能重金厚賞,以激勵士氣。
實話實話,張順和諸將制定的額度,無論是軍餉還是賞賜,都低於了官兵的標準。但是士卒更樂意為張順賣命,難道是因為張順的臉比別人白一些嗎?
不是,是因為張順比別人發放糧餉、賞賜比這時代的其他隊伍更及時、更真誠。
為此張順特意制定發放軍餉、賞賜條例,規定在下個月五號之前必須全部發放完畢,違者追究其助管和後勤輜重的責任。
如果因為戰爭、後勤被斷等原因耽擱的,則由後勤發放借條,可以在後勤輜重上來以後兌換,也可以就近去義軍佔據地區兌換。
除此之外,義軍並不像明軍直接發放餉銀,而是配備一定比例的糧食,以稍低於市價的價格進行發放,防止出現明末邊地“銀賤糧貴”的現象。
除了直接發放給士卒以外,有家屬、家庭計程車卒,則將其一半餉銀髮放給其父母、妻子,謹防士卒吃喝嫖賭,花光了餉銀、賞賜,以致家無所養。
若是士卒不幸戰死,將領所允賞銀、軍餉和撫卹皆如數發放給士卒家屬。若無家屬者,則全作燒埋銀之用,讓戰死者風光大葬。
而於此同時的大明卻不一樣,明明說好的賞銀都給你打折發放。更不要說欠餉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實為常事。
這個時代計程車卒又不傻,就算是傻子,被你糊弄多了,也總有明白的時候。所以上下之間相互欺瞞,將士不肯用死力。
也就因為這樣,張順才能一呼百應,一諾九鼎。只要他敢許諾加賞,士卒就敢於下死力氣出戰。
張順知道以厚賞激勵士卒,傅宗龍自然也不是傻子。他張口就許諾道:“擊退賊軍,凡參戰者賞銀二十兩,獲賊人首級一級,賞銀五十兩!”
官兵聞言皆興趣寥寥。一來官府多次劫掠了附近民眾,大家手頭都有些餘錢;二來朝廷賞賜聽聽罷了,實際能夠到手多少,只能看主官良心如何。
傅宗龍自擔任河南巡撫以來,只聽聞其知兵之名,未聞其手段如何。但是既然他能和朱大典這樣的狗官一同共事兒,其良心又能好到哪裡去呢?
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大夥看來傅宗龍一眼,又往後退了幾步。傅宗龍臉便的更黑了,不由厲聲喝道:“李本實何在?且與我率眾立其後,又敢退者,格殺勿論!”
利誘不成,便改為威逼!
雙方復鏖戰許久,官兵不能支。祖寬忍不住對李重鎮說道:“傅宗龍何德何能,但威逼我等武夫罷了!”
“如今賊人氣勢如虹,我三軍苦戰一晝夜不能勝,若是待天色已明,恐怕欲走而無處可走矣!”
李重鎮亦深以為然,兩人便藉著夜色率眾悄悄向營外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