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風雲變幻(第2/2頁)
章節報錯
“有可能說一半,留一半;也有可能確實是一無所知!”
“張獻忠西歸,不僅僅是為了躲避官兵的追擊,更有可能準備禍水東引,打算把官兵吸引過來,讓我替他們抵擋官兵,他們躲到偏僻處休養生息!”
“這……”牛金星也反應過來,張獻忠西歸,把睢陳總兵官駱舉、徐州副總兵馬爌和太監盧九德吸引過來了。
那麼被主公稱之為“更為狡詐”的李自成和羅汝才呢?
話說當然“闖將”李自成、“活曹操羅汝才和張獻忠分道揚鑣之後,他們自有打算。
參與義軍攻佔鳳陽的“古元真龍皇帝”其實並非“秦寇”,亦非“豫寇”,而是南直隸以北山東的“魯寇”。
原來自萬曆年間,白蓮教開始在山東、河北秘密傳教。
白蓮教是一個專業造反的宗教元末起義軍有千絲萬縷的聯絡。自從朱元璋得了天下以後,白蓮教便轉入地下,動不動就搞造反行動。
天啟二年,山東白蓮教徒徐鴻儒發動曹州起義,一時間遍及鄆城﹑鉅野、滕縣﹑鄒縣﹑嶧縣等地,截斷了大運河的漕運。
朝廷連忙調集大軍,很快將起義軍撲滅了,俘殺了徐鴻儒,白蓮教遂繼續潛伏下來。
這一次聽聞義軍攻打鳳陽城,他們才又打著“古元真龍皇帝”的旗號,參與進來。
據聞古元一詞便是來自於白蓮教的經書。
那滕縣﹑鄒縣﹑嶧縣等地雖然位於山東,其實正好處於徐州以北。
李自成和羅汝才麾下多騎兵,皆不善船。等到漕運總督兼鳳陽朱大典駐守淮安以後,他們自知無法奪取水路環繞的淮安,便瞄上了同樣富庶的徐州城。
淮安、徐州、臨清和德州乃明代漕運四大港口,專門儲存轉運漕糧。僅徐州一城,便儲糧百萬石以上。
李自成和羅汝才倒是打的好算盤,準備奪徐州漕糧,收山東之兵,以成大業。
特別是山東鄆城﹑鉅野便是《忠義水滸傳》的主要故事發生地,足見民風如何。
李自成和羅汝才想的挺美奈何朝廷早有防備。山東總兵劉澤清剛巧被調往徐州,防備義軍阻斷漕糧。
這劉澤清出身於遼東邊軍,亦曾和後金作戰過程中立過大功,倒是有幾分本事。
那李自成和羅汝才將徐州城團團圍住,從早到晚攻打不停,都無法取得突破。
等到總兵楊御潘與副總兵牟文綬收復鳳陽,漕運總督朱大典便親率李重鎮的邊軍精銳、總兵官倪寵、副總兵牟文綬及標營共計一萬餘人夾擊久攻不下的李自成和羅汝才部。
兩人抵擋不住,頓時被漕運總督兼鳳陽巡撫朱大典打的大敗。
兩人無路可走,便退往河南歸德府。朱大典率領精銳追擊,李自成和羅汝才無奈,繼續一路向西退卻。
雙方一追一逃,眼見李自成、羅汝才逼進了開府,原本老神在在的河南巡撫傅宗龍坐不住了,只得一邊命令陳永福死守鄭州,一邊命令從山西剛剛調來的總兵猛如虎死守開封。
正如張順所料那般,隨著李自成、羅汝才有意無意的將漕運總督兼鳳陽巡撫朱大典的主力吸引過來,河南大地上錯綜複雜的遍佈了義軍和三省兵馬,一時間一場混戰一觸即發。